考试真题相关资料
5.0万次浏览
1.0万人收藏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如图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2分)“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2分)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2分)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条件C.经过D.影响5.(2分)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面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条件C.经过D.影响5.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 (2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如图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 (2分)“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 )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 “推恩令”D.盐铁专卖3. (2分)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兀盛世4. (2分)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 )A.目的 B.条件 C.经过 D.影响5. (2分)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 年 辽宁 省 历史 中考 仿真 试卷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大 题 有 12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1 、 下列 哪 位 君主 在位 期间 进行 了 商鞅 变法 , 使 秦国 逐渐 强大 起来 ? A . 秦孝 公 B . 秦始皇 C . 秦惠文 王 D . 秦 穆 公 2 、 唐朝 的 开国 皇帝 是 谁 ? A . 唐太宗 李世民 B . 唐高祖 李渊 C . 唐玄宗 李隆基 D . 唐高宗 李治 3 、 题 干 : 以下 哪 位 历史 人物 被 誉为 “ 中华 民国 之 父 ” ? A . 孙中山 B . 康有为 C . 梁启超 D . 谭人凤 4 、 题 干 : 以下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共产 党 开始 独立 领导 革命 战争 ? A . 五四 运动 B . 南昌 起义 C . 秋收 起义 D . 四 一 二 政变 5 、 下列 哪 一 项 标志 着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 开端 ? A . 辛亥 革命 B . 五四 运动 C . 鸦片 战争 D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成立 6 、 中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中 , 对 欧洲 航海 事业 产生 重大 影响 的 是 ? A . 指南 针 B . 火药 C . 印刷 术 D . 造纸 术 7 、 以下 哪 位 人物 被 誉为 “ 中国 史学 之 父 ” ? A 、 司马迁 B 、 班固 C 、 司马 光 D 、 郑樵 8 、 下列 关于 《 三国 演义 》 的 描述 , 错误 的 是 : A 、 《 三国 演义 》 是 罗贯中 的 作品 B 、 《 三国 演义 》 以 刘备 、 关羽 、 张飞 三人 为 核心 人物 C 、 《 三国 演义 》 描绘 了 东汉 末 年 到 西晋 初年 的 历史 D 、 《 三国 演义 》 中 诸葛亮 七 擒 孟获 的 故事 出自 该 作品 9 、 清朝 末 年 , 哪 一 项 改革 措施 标志 着 中国 近代 化 运动 的 开始 ? A . 洋务 运动 B . 戊戌 变法 C . 辛亥 革命 D . 新 文化 运动 10 、 中国 近代 史 上 的 哪 一 条约 标志 着 中国 完全 沦为 半 殖民 地 半 封建 社会 ? A . 南京 条约 B . 北京 条约 C . 马关 条约 D . 辛丑 条约 11 、 题 干 : 以下 哪 位 皇帝 开创 了 “ 贞观 之 治 ” 的 局面 ? A . 唐太宗 李世民 B . 唐高宗 李治 C . 唐玄宗 李隆基 D . 唐睿宗 李旦 12 、 题 干 : 以下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我国 封建 社会 的 形成 ? A . 春秋 战国 时期 B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C . 汉武帝 时期 D . 隋唐 时期 二 、 非 选择 题 ( 本 部分 有 4 大 题 , 每 大 题 13 分 , 共 52 分 ) 第 一 题 【 阅读 材料 】 材料 一 : 中国 古代 历史 上 , 唐宋 两 朝 是 中国 封建 社会 发展 的 重要 阶段 。 唐朝 ( 618 年 - 907 年 ) 是 中国 历史 上 的 一个 强盛 时代 , 也 是 诗歌 发展 的 黄金 时期 , 李白 、 杜甫 等 伟大 诗人 皆 出自 这 个 时代 。 宋朝 ( 960 年 - 1279 年 ) 则 在 科学 技术 上 取得 了 许多 突破 , 如 活字 印刷 术 的 发明 者 毕升 就是 宋朝 人 。 此外 , 宋代 的 经济 繁荣 和

2024年辽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面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

辽宁省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解析答案

辽宁 省 2024 年 中考 历史 试卷 一 、 本 部分 共 包括 15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下列 每 小 题 只有 一个 最 符合 题目 要求 的 选项 。 1 . 文物 承载 灿烂 文明 , 传承 历史 文化 。 下面 文物 反映 出 我国 原始 居民 已经 学会 ( ) 河姆渡 遗址 出土 的 猪 纹 陶钵 半坡 遗址 出土 的 人面 鱼 纹 彩陶 盆 A . 烧制 陶器 B . 种植 水稻 C . 建造 房屋 D . 制作 乐器 【 答案 】 A 【 解析 】 【 分析 】 A : 根据 题 干 图片 可知 , 图片 文物 都 是 陶器 , 说明 我国 原始 居民 已经 学会 烧制 陶器 , A 项 符合 题意 ; B : 题 干 未 体现 种植 水稻 , B 项 不 符合 题意 ; C : 题 干 未 体现 建造 房屋 , C 项 不 符合 题意 ; D : 题 干 未 体现 制作 乐器 , D 项 不 符合 题意 ; 故 答案 为 : A 。 【 点评 】 本 题 考查 学生 识记 历史 知识 能力 , 难度 不大 , 要求 学生 准确 识记 原始 居民 的 相关 知识 。 “ 诸侯 王 嫡 长子 继嗣 王位 之外 , 其余 兄弟 亦 当 推 恩 , 均沾 先 王之 福 荫 ” 材料 反映 汉武帝 实行 ( ) A . 郡县 制 B . 休养 生息 政策 C . “ 推 恩 令 ” D . 盐铁 专卖 【 答案 】 C 【 解析 】 【 分析 】 C : 根据 题 干 “ 诸侯 王 嫡 长子 继嗣 王位 之外 , 其余 兄弟 亦 当 推 恩 , 均沾 先 王之 福 荫 ” 可知 , 汉武帝 采纳 主父偃 的 建议 , 颁布 了 推 恩 令 , 允许 诸侯 将 自己 的 封 国 分封 给 子弟 , 这样 诸侯 国 势力 减小 , 再也 无力 对抗 中央 , 强化 了 中央 的 权威 , C 项 符合 题意 ; A : 秦朝 实行 郡县 制 , A 项 不 符合 题意 ; B : 西汉 初年 实行 休养 生息 政策 , B 项 不 符合 题意 ; D : 盐铁 专卖 与 题 干 无关 , D 项 不 符合 题意 ; 故 答案 为 : C 。 【 点评 】 本 题 侧重 于 考查 汉武帝 加强 中央 集权 的 措施 , 答题 关键 在于 对 材料 的 分析 和 准确 掌握 汉武帝 颁布 推 恩 令 的 相关 知识 。 近期 , 国家 典籍 博 物 馆 举办 了 主题 展览 , 与 以下 展览 内容 有关 的 治 世 局面 是 ( ) 沙场 战神 · 少 秦王 不 世 雄才 · 唐太宗 万 民 之 王 · 天 可汗 A . 文景 之 治 B . 光 武中兴 C . 贞观 之 治 D . 开元 盛世 【 答案 】 C 【 解析 】 【 分析 】 C : 根据 题 干 和 结合 所 学 可知 , 唐太宗 统治 时期 , 政治 比较 清明 , 经济 得到 发展 , 民族 关系 和睦 , 对外 交流 频繁 , 科技 文化 繁荣 , 国力 逐渐 强盛 , 史 称 “ 贞观 之 治 ” , C 项 符合 题意 ; A : 汉文帝 、 汉景帝 时期 , 出现 了 政治 清明 、 经济 发展 、 国力 强盛 、 社会 安定 的 局面 , 史 称 “ 文景 之 治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 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 分)本部分共包括15 小题,每小题2 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 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如图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2 分)“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2 分)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2 分)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条件C.经过D.影响5.(2 分)1727 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如图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2分)“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2分)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2分)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条件C.经过D.影响5.(2分)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历史中考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大 题 有 12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1 、 秦朝 统一 六国 后 , 采取 了 一 系列 巩固 统一 的 措施 , 其中 确立 皇帝 尊号 , 实行 中央 集权 的 制度 是 : A 、 郡县 制 B 、 三公 九卿 制 C 、 焚书坑儒 D 、 统一 度量 衡 答案 : B 解析 : 秦朝 统一 后 , 秦 始皇 为了 加强 中央 集权 , 废除 了 分封 制 , 实行 了 三公 九卿 制 , 确立 了 皇帝 的 尊号 , 实行 了 严格 的 中央 集权 制度 。 因此 , 正确 答案 是 B 、 三公 九卿 制 。 2 、 中国 古代 四大 发明 中 , 对 后世 战争 方式 产生 重大 影响 的 是 : A 、 造纸 术 B 、 印刷 术 C 、 火药 D 、 指南 针 答案 : C 解析 : 火药 是 中国 古代 的 四大 发明 之一 , 它 的 发明 对 后世 的 战争 方式 产生 了 深远 的 影响 。 火药 的 应用 使得 火器 成为 可能 , 从而 改变 了 传统 的 冷 兵器 战争 模式 , 对 军事 技术 的 发展 产生 了 重要 影响 。 因此 , 正确 答案 是 C 、 火药 。 3 、 题 干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采取 了 一 系列 巩固 统一 的 措施 , 以下 哪 项 措施 不是 秦始皇 为了 加强 中央 集权 而 采取 的 ? A 、 推行 郡县 制 B 、 实行 焚书坑儒 C 、 统一 度量 衡 D 、 设立 丞相 答案 : B 解析 : 秦始皇 为了 加强 中央 集权 , 推行 了 郡县 制 ( A ) 、 统一 度量 衡 ( C ) 等 措施 。 设立 丞相 ( D ) 是 为了 辅助 皇帝 处理 国家 大事 。 而 实行 焚书坑儒 ( B ) 是 为了 消除异己 思想 , 巩固 自己 的 统治 地位 , 并 不是 为了 加强 中央 集权 , 因此 选 B 。 4 、 题 干 : 以下 哪 项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封建 社会 的 开始 ? A 、 夏朝 的 建立 B 、 商朝 的 灭亡 C 、 西周 的 分封 制 D 、 秦朝 的 统一 答案 : C 解析 : 中国 封建 社会 的 开始 通常 指 的 是 西周 时期 , 因为 西周 实行 了 分封 制 ( C ) , 这种 制度 将 国家 的 土地 和 人民 分封 给 诸侯 , 从而 形成 了 以 周天子 为 中心 的 封建 等级 制度 。 夏朝 的 建立 ( A ) 是 中国 历史 上 第 一 个 朝代 , 但 并非 封建 社会 的 开始 。 商朝 的 灭亡 ( B ) 是 夏朝 之后 的 事件 , 而 秦朝 的 统一 ( D ) 则 标志 着 中国 历史 上 第 一 个 统一 的 多 民族 中央 集权 国家 的 建立 。 因此 , 选 C 。 5 、 题 干 : 下列 关于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的 说法 , 错误 的 是 : A . 秦始皇 通过 连年 征战 , 最终 统一 了 六国 B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建立 了 中央 集权 制度 C . 秦始皇 在位 期间 , 推行 了 焚书坑儒 的 政策 D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将 都城 迁 至 洛阳 答案 : D 解析 : 秦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2.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的C.陆路和水路商旅往来频繁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3.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了如下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企业名称地位后世发展汉阳铁厂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武汉钢铁公司江南制造总局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江南造船有
2024年统编版中考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统编版中考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 年 统编 版 历史 中考 自 测试 卷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大 题 有 12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1 、 以下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从 封建 社会 进入 半 殖民 地 半 封建 社会 ? A . 隋朝 统一 全国 B . 唐朝 建立 C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的 建立 D . 鸦片 战争 2 、 以下 哪 项 是 中国 共产 党 成立 的 历史 意义 ? A . 结束 了 中国 封建 社会 的 统治 B . 开辟 了 中国 革命 的 新 道路 C . 结束 了 中国 半 殖民 地 半 封建 社会 的 统治 D . 实现 了 民族 独立 和 人民 解放 3 、 下列 哪 一 项 是 明朝 加强 中央 集权 的 重要 措施 ? A . 设置 三 省 六 部 制 B . 实行 科举 制度 C . 废除 丞相 制度 D . 建立 内阁 制度 4 、 清朝 乾隆 时期 , 实行 闭关 锁国 政策 的 主要 目的 是 什么 ? A . 保护 国内 手工 业 免 受 外国 竞争 B . 防止 西方 殖民 势力 的 渗透 C . 加强 与 东南亚 国家 的 贸易 往来 D . 推动 国内 经济 自给自足 5 、 题 干 : 以下 关于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的 史实 , 表述 错误 的 是 ( ) A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建立 了 中国 历史 上 第 一 个 统一 的 多 民族 的 中央 集权 国家 B . 秦始皇 为了 巩固 统一 , 实行 了 焚书坑儒 的 政策 C . 秦始皇 开创 了 郡县 制 , 使得 地方 行政 管理 更加 规范 D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派遣 蒙恬 北 击 匈奴 , 巩固 了 边疆 安全 6 、 题 干 : 以下 关于 三国 鼎立 局面 的 形成 , 表述 不 正确 的 是 ( ) A . 公元 208 年 , 赤壁 之 战 后 , 曹操 退守 北方 , 孙权 在 江东 建立 政权 B . 220 年 , 曹丕 废 掉 汉献帝 , 自立 为 帝 , 国号 魏 , 定都 洛阳 C . 221 年 , 刘备 在 成都 称帝 , 国号 汉 , 史 称 蜀汉 D . 222 年 , 孙权 称帝 , 国号 吴 , 定都 建业 , 三国 鼎立 局面 正式 形成 7 、 在 古代 中国 , 哪 位 帝王 实行 了 “ 罢黜百家 , 独 尊 儒术 ” 的 政策 ? A . 汉武帝 B . 秦始皇 C . 唐太宗 D . 宋太祖 8 、 下列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 开始 ? A . 辛亥 革命 B . 五四 运动 C . 南昌 起义 D . 长征 9 、 以下 关于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的 说法 , 不 正确 的 是 : A . 秦 始皇 灭 掉 了 韩 、 赵 、 魏 、 楚 、 燕 、 齐六国 , 实现 了 中国 历史 上 的 第 一 次 大 统一 。 B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废除 了 分封 制 , 实行 郡县 制 。 C . 秦始皇 为了 加强 中央 集权 , 规定 皇帝 自称 “ 朕 ” , 并 使用 玉玺 作为 最高 权力 象征 。 D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实行 了 焚书坑儒 的 政策 , 限制 思想 自由 。 10 、 下列 关于 汉武帝 时期 加强 中央 集权 的 措施 ,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面文物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A.烧制陶器B.种植水稻C.建造房屋D.制作乐器2.“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A.郡县制B.休养生息政策C.“推恩令”D.盐铁专卖3.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郑和下西洋,使得

统编版历史中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 年 统编 版 历史 中考 自 测试 题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大 题 有 12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1 、 以下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古代 封建 社会 的 形成 ? A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B . 西汉 建立 C . 隋唐 盛世 D . 宋元 时期 2 、 以下 哪 位 科学 家 被 誉为 “ 近代 物理 学 的 奠基 人 ” ? A . 牛顿 B . 爱因斯坦 C . 伽利略 D . 波义耳 3 、 下列 哪 一 项 是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所 采取 的 重要 措施 ? A . 实行 分封 制 B . 统一 文字 C . 推行 科举 制度 D . 设立 内阁 4 、 唐朝 时期 , 哪 位 诗人 被 尊称 为 “ 诗仙 ” ? A . 杜甫 B . 白居易 C . 王维 D . 李白 5 、 题 干 : 以下 关于 秦朝 中央 集权 制度 的 描述 , 不 正确 的 是 : A . 实行 三公 九卿 制 B . 设立 郡县 制 C . 皇帝 拥有 绝对 的 权力 D . 丞相 拥有 行政 大权 , 但 受制 于 皇帝 6 、 题 干 : 以下 关于 唐朝 的 科举 制度 , 表述 不 准确 的 是 : A . 科举 制度 始于 隋朝 , 完善 于 唐朝 B . 唐朝 科举 考试 分为 进士 、 明 经 两 科 C . 进士 科 考试 内容 主要 是 诗赋 D . 科举 制度 使 社会 阶层 流动 性 增强 7 、 下列 哪 一 项 是 唐朝 盛世 的 标志 ? A 、 贞观 之 治 B 、 开元 盛世 C 、 康 乾 盛世 D 、 文景 之 治 8 、 明清 时期 实行 的 科举 制度 中 , 乡试 合格 者 称为 ? A 、 秀才 B 、 举人 C 、 进士 D 、 状元 9 、 以下 关于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的 史实 , 错误 的 是 ( ) A . 秦 始皇 灭 掉 韩国 , 标志 着 统一 六国 的 开始 B . 秦 始皇 灭 掉 赵国 , 使得 燕 、 齐 两 国 成为 秦朝 的 直接 威胁 C . 秦 始皇 灭 掉 楚国 , 实现 了 对 南方 的 统一 D . 秦 始皇 灭 掉 齐国 , 标志 着 六国 统一 的 基本 完成 10 、 以下 关于 汉武帝 推进 大 一 统 措施 的 史实 , 不 正确 的 是 ( ) A . 推行 “ 罢黜百家 , 独 尊 儒术 ” , 确立 儒家 学说 为 官方 思想 B . 修建 长城 , 巩固 北方 边疆 C . 开设 丝绸 之 路 , 促进 中外 交流 D . 派遣 张骞 出使 西域 , 加强 与 西域 各国 的 联系 11 、 中国 近代 史 上 的 哪 一次 事件 , 标志 着 中国 无 产 阶级 开始 登 上 政治 舞台 , 并且 是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 开端 ? A . 辛亥 革命 B . 五四 运动 C . 北伐 战争 D . 卢沟桥 事变 12 、 下列 哪 一 项 是 明朝 为了 加强 君主 专制 而 采取 的 重要 措施 ? A . 设置 行省 制度 B . 废 丞相 , 设 内阁 C . 推行 均田制 D . 实施 科举 考试 制度 二 、 非 选择 题 ( 本 部分 有 4 大 题 , 每 大 题 13 分 , 共 52 分 ) 第 一 题 阅读 材料 : 《 史记 》 是 我国 古代 著名 的 史书 , 由 西汉 史 学 家

2024年辽宁省新中考历史模拟练习卷(三)(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新中考模拟练习卷历史卷3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庚子年(1900年),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时序中,旧式小农发起的一场爱闻反帝的狂飙让帝国主义惊叹:“中国尚含有无限勃勃生气。”这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黄花岗起义2.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下面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批判专制迷信,直捣旧道德,洗剧国民落后意识宣传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学,开启社会进步潮流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3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版郎的乐章响彻中华大地,汇成时代的最强音。这里的“时代的最强音”指的是()A.变法图强B.三民主义C.打倒列强D.抗日救亡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B.中国走出

2024年部编版中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中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蒸汽机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南昌起义3、下列关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说法错误的是:A.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辅佐刘禅,实行了一系列内政改革。B.诸葛亮曾多次北伐中原,试图恢复汉室江山。C.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并改善了连弩。D.诸葛亮最终统一了三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政权。4、关于明朝郑和下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美洲大陆。B.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与东南亚、非洲等地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D.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5、题干:以下关于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国力强盛,政治清明B.吸引了大批外国使节和留学生C.实

辽宁省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四套附参考答案

辽宁 省 抚顺 市 、 本溪 市 、 铁岭 市 、 辽阳 市 、 葫芦 岛 市 五 市 2023 年 中考 历史 真题 试卷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题 共 24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24 分 。 每 小 题 只有 一个 正确 答案 ) 1 . 1949 年 10 月 1 日 下午 3 点 , 毛泽东 等 国家 领导 人 登 上 天安门 城楼 , 首都 30 万 军民 齐集 天安门 广场 。 上述 场景 描述 的 是 ( ) A . 开国 大典 B . ” 三通 ” 启动 仪式 C . 澳门 回归 D . 亚信 峰会 2 . 在 抗美 援 朝 战争 中 , 这 支 军队 谱写 了 惊 天地 、 泣 鬼神 的 雄壮 史诗 , 被 誉为 ” 最 可爱 的 人 ” 。 这 支 军队 的 名称 是 ( ) A . 中国 工 农 红军 B . 朝鲜 人民 军 C . ” 联合国 军 ” D . 中国 人民 志愿 军 3 . 1997 年 7 月 1 日 0 时 , 香港 在 被 英国 殖民 统治 了 一个 半 世纪 后 , 终于 回到 祖国 怀抱 。 它 的 回归 得益 于 ( ) A . ” 九 二 共识 ” 的 达成 B . ” 一 国 两 制 ” 的 方针 C . ” 汪 辜 会谈 ” 的 举行 D . ” 海协会 ” 的 成立 4 . ” 两 弹 一 星 ” 的 成功 , 打破 了 当时 有 核 大国 的 核 垄断 , 增强 了 我国 的 国防 实力 , 大大 提高 了 我国 的 国际 地位 。 为此 做出 巨大 贡献 的 科学 家 有 ( ) 屠 呦 呦 邓稼先 钱学森 袁隆平 A . 文艺 复兴 运动 被 认为 是 资本 主义 时代 的 曙光 。 这次 运动 的 核心 思想 是 ( ) A . 君权 神 授 B . 神权 至上 C . 人文 主义 D . 理性 之 光 6 . 在 三 百 多年 的 ” 三角 贸易 ” 中 , 丧失 了 近 1 亿 人口 的 地区 是 ( ) A . 美洲 B . 欧洲 C . 非洲 D . 亚洲 7 . ” 英国 几乎 有 半 个 世纪 没有 平静 下来 , 直到 1688 年 的 所谓 光荣 革命 时 为止 。 那 几 十年 中 的 一 系列 激动 人心 的 事件 构成 了 英国 革命 。 ” 以下 属于 英国 革命 中 ” 激动 人心 的 事件 ” 的 是 ( ) A . 攻占 巴士 底 狱 B . 雅 各 宾派 专政 C . 萨拉托加 大 捷 D . 查理 一世 被 推 上 断头 台 8 . 它 是 世界 上 第 一 部 资产 阶级 成文 宪法 , 对 后来 许多 国家 的 政治 变革 产生 了 重要 影响 。 “ 它 ” 指 的 是 ( ) A . 1787 年 美国 宪法 B . 《 权利 法案 》 C . 《 全国 工业 复兴 法 》 D . 《 宅地 法 》 9 . 19 世纪 中期 , 已经 成为 世界 上 第 一 个 工业 国家 的 是 ( ) A . 法国 B . 英国 C . 美国 D . 德国 10 . 玻利瓦尔 是 拉丁 美洲 著名 的 革命 家 和 军事 家 , 被 誉为 南美 的 ” 解放 者 ” 。 其 理由 是 他 ( ) A . 反抗 英国 压迫 B . 建立 巴黎 公社 C . 推动 民族 独立 D . 领导 二 月 革命 11 . 林肯 在 一次 讲演 中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 年 辽宁 省 大连 市 历史 中考 仿真 试题 及 解答 参考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大 题 有 12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1 、 以下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近代 史 的 开端 ? A . 鸦片 战争 B . 辛亥 革命 C . 戊戌 变法 D . 五四 运动 答案 : A 解析 : 鸦片 战争 ( 1840 - 1842 年 ) 是 中国 近代 史 的 开端 , 它 标志 着 中国 从 封建 社会 逐步 沦为 半 殖民 地 半 封建 社会 , 是 中国 近代 史 的 开始 。 辛亥 革命 ( 1911 年 ) 是 中国 近代 史 上 一次 伟大 的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 推翻 了 清朝 统治 , 结束 了 中国 两 千 多年 的 封建 君主 专制 制度 。 戊戌 变法 ( 1898 年 ) 是 晚清 时期 的 一次 资产 阶级 改良 运动 , 但 由于 各种 原因 未能 成功 。 五四 运动 ( 1919 年 ) 是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 开始 , 标志 着 中国 无 产 阶级 开始 登 上 历史 舞台 。 2 、 以下 哪个 思想 家 提出 了 “ 民贵君轻 ” 的 观点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荀子 D . 韩非 答案 : B 解析 : 孟子 是 战国 时期 著名 的 儒家 思想 家 , 他 提出 了 “ 民贵君轻 ” 的 观点 , 强调 君 主要 重视 人民 的 利益 , 尊重 人民 的 权利 。 孔子 是 春秋 时期 的 思想 家 , 主张 “ 仁爱 ” 和 “ 礼治 ” , 强调 君子 的 道德 修养 。 荀子 是 战国 时期 的 思想 家 , 主张 “ 性 恶 论 ” , 认为 人性 本 恶 , 需要 通过 礼法 来 约束 。 韩非 是 战国 时期 法 家 代表 人物 , 主张 法治 , 强调 法律 的 权威 和 作用 。 3 、 下列 哪 一 项 是 唐朝 实行 的 科举 制度 中 最 重要 的 科目 ? A . 武科 B . 进士 C . 明 经 D . 童子 答案 : B . 进士 解析 : 唐朝 时期 , 进士 科 是 最 受 重视 的 科目 , 考取 进士 被 视 为 文 人士 大夫 步入 仕途 的 主要 途径 , 也 是 当时 社会 地位 和 个人 荣誉 的 重要 标志 。 明经科 虽然 也 重要 , 但 在 社会 地位 上 不如 进士 。 4 、 宋朝 王安石 变法 的 主要 目的 是 什么 ? A . 加强 中央 集权 B . 提高 农业 生产 效率 C . 改革 科举 制度 D . 增加 国家 财政 收入 答案 : D . 增加 国家 财政 收入 解析 : 王安石 变法 的 核心 目标 之一 便 是 增加 国家 的 财政 收入 , 通过 推行 一 系列 经济 改革 措施 , 如 青苗 法 、 农田 水利 法 等 , 旨在 解决 宋朝 政府 面临 的 财政 困难 。 虽然 加强 中央 集权 和 提高 农业 生产 效率 也 是 变法 的 部分 内容 , 但 增加 财政 收入 是 最 主要 的 目的 。 科举 制度 改革 并非 此次 变法 的 重点 。 5 、 以下 哪个 朝代 结束 了 五 代 十 国 的 分裂 局面 ? A 、 北宋 B 、 南宋 C 、 元 D 、 明 答案 :

辽宁省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辽宁省历史中考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B、商朝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铁器C、西周时期,诸侯国并存,实行分封制D、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答案:A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因此选项A正确。2、下列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雅典民主政治是其代表B、古罗马帝国时期,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C、中世纪欧洲,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代了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雅典民主政治是其代表,古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虽然拥有较大的权力,但并非绝对的权力,中世纪欧洲教皇虽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并非至高无上的权力,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代了封

2022年辽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及答案

2022 年 抚顺 本溪 铁岭 葫芦 岛 市 初中 毕业 生 学业 考试 历史 试卷 道德 与 法治 、 历史 考试 时间 共 100 分钟 历史 试卷 满分 50 分 考生 注意 : 请 在 答题 卡 各 题目 规定 答题 区域 内 作答 , 答 在 本 试卷 上 无效 第 一 部分 选择 题 ( 共 24 分 )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题 共 24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24 分 。 每 小 题 只有 一个 正确 答案 ) 1 . 在 抗美 援 朝 战争 中 , 用 自己 的 胸膛 堵住 敌人 的 机枪 射 口 而 英勇 牺牲 的 战斗 英雄 是 ( ) A . 邱少云 B . 黄继光 C . 杨根思 D . 罗盛教 2 . 屠 呦 呦 为了 一个 使命 , 执着 于 千 百 次 实验 , 萃取 出 古老 文化 的 精华 , 深深 植入 当代 世界 , 使 全球 数 亿人 受益 。 对 屠 呦 呦 评价 恰当 的 是 ( ) A 青蒿 济世 、 科研 报国 B . 淡泊 名利 、 两 弹 元勋 C . 杂交 水稻 、 惠泽 苍生 D . 飞天 揽月 、 漫步 太空 3 . 1972 年 , 中美 双方 正式 签署 并 发表 了 《 联合 公报 》 。 这 表明 ( ) A . 中国 加入 世界 贸易 组织 B . 中国 参与 不 结盟 运动 C . 中美 关系 开始 走向 正常 化 D . 中美 正式 建立 外交 关系 4 . 标志 着 中国 人民 洗雪 了 百年 国耻 , 在 完成 祖国 统一 大业 的 道路 上 迈出 了 重要 一步 的 事件 是 ( ) A . 西藏 和平 解放 B . 达成 “ 九 二 共识 ” C . “ 海基会 ” 成立 D . 香港 、 澳门 回归 祖国 5 . 美洲 大陆 的 “ 发现 ” 和 环球 航行 的 成功 开阔 了 欧洲 人 的 眼界 。 第 一 位 横渡 太平洋 的 欧洲 人 是 ( ) A . 麦哲伦 B . 达 · 伽马 C . 迪亚士 D . 哥伦布 6 . 在 “ 三角 贸易 ” 行程 中 , 从 非洲 运 往 美洲 的 “ 货物 ” 是 ( ) A . 烟草 B . 黑奴 C . 棉花 D . 印第安 人 7 . 1689 年 , 英国 议会 通过 了 《 权利 法案 》 。 此后 , 议会 的 权力 日 益 超过 国王 , 英国 逐渐 形成 ( ) A . 君主 专制 B . 联邦 制 共和国 C . 君主 立宪 制 D . 幕府 统治 8 . 它 是 第 一 个 以 国家 名义 明确 表述 资产 阶级 政治 要求 的 纲领 性 文献 , 被 称为 “ 第 一 个 人权 宣言 ” 。 “ 它 ” 指 的 是 ( ) A . 《 人权 宣言 》 B . 1787 年 美国 宪法 C . 《 拿破仑 法典 》 D . 《 独立 宣言 》 9 . 1789 年 7 月 14 日 , 巴黎 民众 攻占 了 象征 国王 统治 的 巴士 底 狱 。 这 标志 着 ( ) A . 法国 大革命 开始 B . 法国 大革命 的 高潮 C . 法兰西 第 一 共和国 建立 D . 法兰西 第 一 帝国 建立 10 . 下列 发明 出现 在 第 一 次 工业 革命 期间 的 是 ( ) 珍妮 机 电子 计算机 蒸汽 机 车 飞机 A . B . C . D . 11 . “ 马克思 主义 诞生 后 , 无 产 阶级 的 斗争 有 了 科学 理论 的 指导 , 国际 共产 主义 运动 兴起 并 蓬勃 发展 。 ” 上述 材料 阐述 了

统编版历史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 年 统编 版 历史 中考 复习 试题 ( 答案 在 后面 ) 一 、 单项 选择 题 ( 本 大 题 有 12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1 、 题 干 : 以下 哪个 朝代 的 都城 位于 今天 的 北京 ? A . 唐朝 B . 辽朝 C . 金朝 D . 元朝 2 、 题 干 : 以下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封建 社会 的 结束 ? A . 辽 金 对峙 B . 靖 康 之 变 C . 戊戌 变法 D . 辛亥 革命 3 、 下列 哪 一 项 不是 明朝 加强 中央 集权 的 措施 ? A . 废 丞相 , 设 内阁 B . 建立 锦衣卫 等 特务 机构 C . 实行 八股 取 士 制度 D . 分封 藩王 4 、 19 世纪 末 至 20 世纪 初 , 中国 面临 列强 瓜分 危机 , 其中 哪 一 事件 标志 着 中国 完全 沦为 半 殖民 地 半 封建 社会 ? A . 第 一 次 鸦片 战争 B . 甲午 中日 战争 C . 八 国 联军 侵华 D . 《 辛丑 条约 》 签订 5 、 题 干 : 以下 哪个 事件 标志 着 我国 社会 主义 改造 的 基本 完成 ? A . 1953 年 土地 改革 完成 B . 1956 年 底 三 大 改造 基本 完成 C . 1957 年 第 一 届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召开 D . 1958 年 人民 公社 化 运动 开始 6 、 题 干 : 以下 关于 改革 开放 和 社会 主义 现代 化 建设 的 论述 , 错误 的 是 : A . 改革 开放 是 决定 当代 中国 命运 的 关键 抉择 B .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国 经济 实力 大幅 提升 C .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国 民主 法制 建设 取得 重大 进展 D .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国 成功 实现 了 从 计划 经济 体制 向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体制 的 转型 7 、 西汉 初年 实行 “ 休养 生息 ” 政策 的 主要 目的 是 什么 ? A 、 巩固 中央 集权 B 、 恢复 和 发展 社会 生产 C 、 抑制 豪强 地主 势力 D 、 减少 人民 负担 8 、 秦始皇 统一 六国 后 , 秦朝 采取 的 措施 中 哪 一 项 最 能 体现 其 加强 中央 集权 的 意图 ? A 、 推行 “ 推 恩 令 ” B 、 统一 度量 衡 C 、 推行 郡县 制 D 、 修筑 长城 9 、 以下 关于 秦朝 统一 六国 的 正确 说法 是 : A . 秦国 通过 联姻 手段 逐步 统一 了 六国 B . 秦国 采用 “ 先发制人 ” 的 策略 , 迅速 灭 掉 了 六国 C . 秦国 的 统一 是 通过 征税 和 武力 征伐 , 逐步 占据 各国 的 领土 D . 秦国 的 统一 是 依靠 秦国 的 强大 经济 实力 和 各国 人民 的 自愿 支持 10 、 关于 唐朝 的 该 说法 正确 的 是 : A . 唐朝 时期 , 国家 实行 七 品 以上 官员 回避 制度 B . 唐朝 时期 , 科举 考试 采取 闭卷 考试 形式 C . 唐朝 时期 , 女子 无权 参加 科举 考试 D . 唐朝 时期 , 科举 考试 主要 以 诗词 为 考试 内容 11 、 关于 宋朝 的 经济 , 下列 哪 一 项 描述 是 正确 的 ? A . 宋朝 的 农业 技术 没有 显著 进步 。 B . 宋朝 时期 , 纸币 开始

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古圣先贤的思想言论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下列诸子百家人物言论的共同出发点是()言论人物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A.稳定秩序B.顺应自然C.选贤与能D.以民为本2.下图是历史老师进行大单元复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处应填入()秦朝时期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汉时期:? 汉朝时期西汉的建立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东汉的兴衰沟通中外的丝绸之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2024年辽宁省中考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PDF310.3KB 8
1/8
2/8
展开阅读剩余6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