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病理学第六章钝器损伤
圆柱形棍棒伤1.圆柱形棍棒若快速、重力打击在平坦且软组织较丰满部位,可出现“中空性损伤”。2.圆柱形棍棒若打击在头部,因颅骨衬垫及头皮血管丰富、脆性大、易出现头皮挫裂创,两侧创缘可见对称性挫伤带,称为“镶边”样挫伤带。法医病理学圆柱形棍棒所致的中空性皮下出血67.7%TETSTa法医病理学 方柱形棍棒伤1.方柱形棍棒以其平面垂直打击人体时,形成均匀的带状挫伤,界限清楚,宽度与接触面宽度一致;快速猛击平坦且软组织丰富的部位,形成带状中空性挫伤;用帮端打击时,出现槽状中空性皮下出血,中空区宽度可反映接触面宽度,力量较大时,可形成线状骨折,或长方形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法医病理学方柱形棍棒所致的中空性皮下出血法医病理学2.若以其棱边垂直打击人体软组织,可形成条状擦伤、挫伤,中心部位较重。若软组织下有骨质衬垫,则易形成条状挫裂创,创口边缘平直,创缘周围出血带不明显,创腔内常无组织间桥。当铁质致伤物打击力量较大时,可形成颅骨沟状凹陷骨折。法医病理学3.若以棒体倾斜打击,可形成带状挫伤,着力重的一侧边界清楚,并常伴有擦伤,另一侧边界模糊。 不规则形棍棒伤不规则形棍棒由于形态特殊,如综轴弯曲、粗细不均、表面凹凸不平以及有分枝或其它附属物,打击时棍棒不能与人体表面完全接触,故可形成散在的,大小不等、形态不 程度不同的擦伤、挫伤及挫裂创。法医病理学第二节砖、石损伤砖头(brick)、石块(stone)打击造成的损伤统称砖石伤。砖、石损伤最多见于头面部,所致的损伤形态较复杂,损伤差别甚大,可造成挫伤、挫裂创和骨折。法医病理学 砖头伤砖头伤(injury by brick)是指用砖头打击人体形成的损伤。法医病理学1.砖头平面打击1)打击人体头面部,挫伤区常伴有砖石粗糙面所致的点状擦痕。2)打击软组织丰满部位,可形成长方形中空性挫伤。3)倾斜打击则可见线条状平行排列的梳齿状擦痕。)打击头部弧度较大部位,可形成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头皮出血,常伴有表皮剥脱。法医病理学5)若打击力大,可形成星芒状挫裂,创口周围伴有表皮剥脱和砖屑遗留。6)高速打击头部,可形成线状骨折或骨缝分离。7)打击在胸部可致肋骨骨折。8)打击在腹部可致肝、脾等器官破裂出血。3.断砖头打击砖头的断端因其凹凸不平,不规则,作用于身体时因受力不均,形成损伤轻重不 形态不规则。法医病理学 石头伤石头伤(injury by stone)是指用石头打击人体形成的损伤。在水平桌面图法医病理学1.山石伤(rock injury)山石打击头部所致的挫裂创,可表现为多种形状,但大多数为不规则形,有多个创角,创腔内可见石屑,呈现出周围着力较轻,中央着力较重的趋势,且在创口周围伴有多种形态、轻重不一的擦伤和挫伤。山石棱角猛击头部,可形成凹陷骨折。法医病理学15:8SIIfat不规则石头伤法医病理学2.鹅卵石伤(cobble injury)鹅卵石打击可在头皮上形成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其形状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中心部位出血较严重,色泽较深,周边逐渐浅淡,边界不清。鹅卵石打击造成的骨折,与打击力的大小和接触面有关。 斧背伤斧背伤(injury by back of axe)是由斧背打击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其损伤部位常见于头面部。法医病理学dotholoShuln方形斧背打击形成的挫裂创法医病理学1.斧头质量重,打击时力量大。2.斧背击打头部弧度较大的部位或以其角面接触时,亦可形成类圆形或三角形的皮内、皮下出血以及星芒状或凹三角形的挫裂创。法医病理学 锤击伤锤面和捶背打击时可形成形态各异的锤击伤(injury by hammer)。1.圆形锤面所致的损伤。2.方形锤面所致的损伤。3.锤背所致的损伤。法医病理学0_cm D圆形锤面打击所致的颅骨凹陷骨折法医病理学第四节徒手伤法医病理学(一)手所致的损伤1.抓痕(scratch, finger-nailabrasion),指甲掠过皮肤表面并使表皮移位而形成。2.手指伤,指端以一定压力压迫身体表面一段时间,特别是颈部,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皮下出血,可伴有新月状表皮剥脱。法医病理学=0O210135010JJC一1.1152000C.5=法医病理学3.掌击伤(injury by palm),手掌面打击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影响高坠损伤的因素1.体重与高度:坠落时冲力的大小根据公式F=mg(h/ \triangle h)计算,F是冲力,m是人体重量,g是重力加速度(常数),h是坠落高度,h是从碰撞开始至身体静止过程中身体重心移动的距离。人体重量越大,坠落高度越高,所受的冲击力也就越大,所受损伤也就较重。法医病理学2.地面(物体)情况:坠落点地面的表面性质,对于损伤形成及其后果关系很大,从上述公式h的作用可看出,h越大,则冲力越小。3.接触方式和着地部位:接触方式和着地部位与损伤有密切的关系,常见坠落着地的部位是头部、足跟和臀部。法医病理学4.中间物的作用:人体在坠落过程中,如遇有突出物,坠落时身体触及,可起到缓冲作用,使人体接触地面时力量减小,所致损伤可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