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2.0.3新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应分别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O/(m.a)以上。 2.0.5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明确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运行阶段碳排放量除包含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及电梯在建筑运行期间的碳排放量外,还需考虑可再生能源和建筑碳汇系统的减碳量。 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根据各系统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如天然气、电力等)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确定。 对于尚未投入使用的项目,应采用建筑在标准运行工况下的预测碳排放量。对于投入使用的项目,应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得出运行阶段碳排放量相关数据。 建材生产及运输碳排放计算应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建筑构件和部品等,参与计算的主要建筑材料的总重量不应低于建筑所耗建材总重量的95%。 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应根据每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和其碳排放因子确定。使用低价值废料和可再循环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建材生产碳排放量。 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应根据主要建材消耗量(t)、建材平均运输距离(km)、和运输方式下的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的碳排放因子(kgCOe/(t.km))确定。 建造阶段和拆除阶段碳排放量应根据建造阶段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如电力、汽油、柴油等)(kWh或kg)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kgCO/kWh或kgCO/kg)确定。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相关资料
4.8万次浏览
9517人收藏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2.0.3新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应分别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O/(m.a)以上。2.0.5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明确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运行阶段碳排放量除包含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及电梯在建筑运行期间的碳排放量外,还需考虑可再生能源和建筑碳汇系统的减碳量。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根据各系统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如天然气、电力等)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对于尚未投入使用的项目,应采用建筑在标准运行工况下的预测碳排放量。对于投入使用的项目,应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得出运行阶段碳排放量相关数据。建材生产及运输碳排放计算应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建筑构件和部品等,参与计

T CBDA 69—2023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

T CSTM 00994—2024 工业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和分析方法

T CSTM 00994—2024 工业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和分析方法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T CSTM 00927—2023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和分析方法

2025年碳排放计算方法

2025年碳排放计算方法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全文x

建筑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20151019

建筑全过程碳排放计算标准DB23 T 3631—2023

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发布

《建筑碳排放计算》

〖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

整理DGNB-建筑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

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DB32 T 4880-2024

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DB32 T 4880-2024

2025年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

2025 年 建筑 碳 排放 计算 导则 ( 试行 ) 汇报 人 : XXX 2025 - X - X 目 录 1 . 导则 概述 2 . 术语 和 定义 3 . 建筑 碳 排放 计算 方法 4 . 建筑 碳 排放 计算 流程 5 . 建筑 碳 排放 计算 结果 应用 6 . 建筑 碳 排放 计算 软件 7 . 导则 实施 与 监督 8 . 案例 分析 01 导则 概述 导则 编制 目的 明确 目标 规范 计算 促进 减排 为 2025 年 建筑 行业 设定 明确 的 碳 制定 统一 的 标准 计算 方法 , 确保 各 通过 导则 的 实施 , 预计 到 2025 年 , 排放 减少 目标 , 预计 降低 20 % 以上 , 建筑 碳 排放 数据 的 准确 性 和 可比 性 , 全国 建筑 行业 碳 排放 量 将 减少 约 2 推动 绿色 建筑 发展 。 为 政策 制定 提供 依据 。 亿 吨 , 助力 实现 国家 碳 达峰 目标 。 导则 适用 范围 适用 建筑 类型 适用 于 新建 、 改建 、 扩建 的 住宅 、 公共 建筑 、 工业 建筑 等 , 覆盖 我国 建 筑 行业 的 主体 部分 。 地域 范围 导则 适用 于 全国 范围 , 针对 不同 地区 的 气候 特点 , 提供 差异 化 的 碳 排放 计算 方法 。 法规 依据 以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节约 能源 法 》 、 《 碳 排放 权 交易 管理 办法 》 等 相关 法律 法规 为 依据 , 确保 导则 的 合法 性 和 权威 性 。 导则 主要 技术 内容 碳 排放 计算 模型 采用 生命 周期 评估 法 , 覆盖 建筑 从 设计 、 施工 、 使用 到 拆除 的 整个 生命 周期 , 确保 计算 全面 准确 。 数据 标准 规范 建立 统一 的 碳 排放 数据 标准 , 包括 能耗 数据 、 材料 数据 、 设备 数据 等 , 确保 数据 质量 。 减排 技术 指南 提供 节能 减排 技术 指南 , 包括 节能 建筑 、 绿色 建材 、 可 再生 能源 利用 等 , 助力 建筑 行业 低碳 转型 。 02 术语 和 定义 碳 排放 相关 术语 碳 排放 总量 碳 排放 强度 指 一定 时期 内 , 某 一 区域 或 行业 所有 指 单位 建筑 面积 或 单位 产值 产生 的 碳 源 排放 的 二 氧化碳 总量 , 是 衡量 碳 排 排放 量 , 通常 用 千克 二 氧化碳 当量 / 平 放 强度 的 重要 指标 。 方 米 或 吨 二 氧化碳 当量 / 万 元 来 表示 。 碳 足迹 指 个人 、 组织 或 产品 在 整个 生命 周期 内 产生 的 温室 气体 排放 总量 , 反映 了 其 碳 排放 的 影响 范围 。 建筑 相关 术语 建筑 能耗 指 建筑 在 使用 过程 中 消耗 的 各种 能源 , 包括 电力 、 热力 、 燃气 等 , 是 衡 量 建筑 能效 的 重要 指标 。 建筑 热 工

建筑碳排放评价标准

建筑碳排放计算示例

建筑碳排放计算示例

1.示例简介碳排放核算示例为普通办公大楼,建设基地面积2706 平米,总建筑面积17366.4 平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857 平方米),建筑地下3 层,地上12 层,建筑总高度51.8 米。地下为车库和人防工程,一至十一层为办公室,十二层为会议室。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总投资8683.2 万元。2.建造阶段碳排放CJZ 核算由于该建筑已竣工多年,施工资料缺失,按照本导则3.1 节的规定,可以采取经验公式法对建造阶段的碳排放进行估算。采用经验公式Y=X+1.99,得到单位面积CO2排放量=12+1.99=13.99kgCO/m2则建造阶段碳排放估算值为13.99×17366.4=242956kgCO2=242.96tCO23.运行阶段碳排放CM 核算根据能耗监测系统数据,该项目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全部为电力消耗,2019年全年能耗总量为117.03 万kWh,参考本导则附录1,可知电力碳排放因子为0.3748kgCO2/kWh,因此若只计算当年运行碳排放数据,则该项目2019 年运行产生的碳排放为:117.03×0.3748=438.63 tCO2由于该项目尚处于运营中,若要进行整个使用期碳排放核算,则可按照建筑等设计年限50 年

《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发布实施

建筑碳排放计算新规范及建筑设计减碳要点探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的公告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DOCX14.1KB 2
1/2
展开阅读剩余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