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在看
7.1万次浏览
1.4万人收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1

老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的及内容概要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方面盼望达成的日标。为老师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供给完好的框架和概貌。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试验和需要的器材料,供老师作方案和提早准备时运用。各单元说明及教学建议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构造,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单元教学目的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及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日标,为老师把握单元教学供给方向。背景和目的这是分课时,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学问背景和学生的相识背景,便利老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 课时支配建议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支配了4个教学单元。3, 4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5, 6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日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支配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支配上保持了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支配上可以实行下面的方法来解决:(一)对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绽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例如“比拟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视察等;(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扶植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 教学目的的表述在这套老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科学教化讨论成果,将教学日标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及方法和情感看法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陈述是用一句完好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洁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观点或思想。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日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表达了科学教化改革的新方向。 概念图和图表的运用修订后的教科书引人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工具。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绘概念。老师也可以借此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拟信息的特别有用的工具。可以扶植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视察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方只属于陆生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人两个圆的穿插部分。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及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及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运用网状图可以扶植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老师可以理解到哪些学问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单元概述通过前面三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对身边世界的很多物质及现象有了确定的相识。在六年级下册,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相识较微观的世界。本单元按人类视察工具的不断开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验用肉眼视察,到放大镜视察,再到显微镜视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展进一步的视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究大自然奇异的爱好。使学生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究自然界,始终在不断地改良视察工具。视察工具的改良,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觉察了原来不知道的很多隐私。本单元所指的“微小世界,和通常所说的“微观世界有所不同。微观世界一般指分子、原子、电子等极微小的物质粒子的领域。由于视察条件和学生理解程度的限制,本单元不从物质的分子、原子、电子这个角度去绽开。 单元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微环节。.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亮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及中间的厚度干脆有关。.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根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消费、环境有着亲密的关系。.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构造。.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过程及方法.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视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学习运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视察细胞和微生物。.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沟通视察结果。 分课时教学建议第1课放大镜(一)背景和目的眼睛是人的主要视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晰1/5毫米的微小物体。多少年来,创建一种能看到更小物体的工具始终是人类的幻想。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创建了放大镜。今日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运用。学生对放大镜并不生疏,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创建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不确定很理解。本课激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展视察的过程中,有新的觉察。同时学习和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洁光学学问。科学概念.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视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微环节。.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消费的很多方面。 评价建议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日标来制定。对科学概念的评价:知道人类视察工具、人类视察范围不断开展的历程;知道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生物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消费、环境有着亲密的关系;人类在探究微小世界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等等。对学生驾驭和理解科学概念状况的评价,可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问题的说明及回答、学生自己的总结、书面考核等方式进展。视察试验的记录单也是评价的重要根据,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尽量让学生人人记录。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正确运用放大镜视察物体;用显微镜 参考资料放大镜眼睛是动物的感光器官,它的作用就像一个双凸透镜。物体射来的光通过眼睛的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缩小的实像。一个物体能否被眼睛看清晰,跟视角有关系。视角就是由眼睛的光心向物体的两端所引出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较大看得清晰,离眼睛远时视角较小就看不清晰。但物体离眼太近会引起眼的疲惫,眼睛可以看得清晰又不感到疲惫的最近间隔叫明视间隔。假如把小物体放在明视间隔处,还是看不清晰就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等仪器来增大眼睛的视角,扶植我们把小物体看清楚。放大镜事实上是一种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由于光线通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使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以 单元概述物质的变更有些是自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学生时刻可以在感受到物质的变更。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的标准去区分物质的变更,可以分成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两类。物理变更指的是物质在形态、体积、状态等物理性质方面的变更,不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更指的是物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变更,即产生了新物质。本单元主要讨论物质的化学变更,从化学变更伴随的现象中,找寻化学变更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更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推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找寻足够多的证据,作为推断产生了新物质的根据。本单元的核心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

2025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2025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天行健 , 君子 以 自强 不息 。 地势 坤 , 君子 以 厚德载物 。 — — 《 周易 》 教 科 版 六 年级 科学 下册 第 一 单元 复习 一 、 填空 : 1 、 放大 镜 是 ( 凸透镜 ) , 凸透镜 具有 ( 放大 物体 图像 ) 的 功能 , 用 放大 镜 观察 物体 能 看到 更 多 的 细节 。 ( 记忆 ) 2 、 放大 镜 能 把 物体 的 图像 放大 , 显现 人 的 肉眼 看 不 清 的 细微 之 处 , 使 我们 获得 更 多 的 信息 。 并 被 广泛 应用 在 人们 生活 生产 的 许多 方面 。 ( 了解 ) 3 、 放大 镜 镜片 的 特点 是 ( 透明 和 中间 较 厚 、 边缘 薄 ) 。 ( 记忆 ) 4 、 放大 镜 正确 使用 方法 有 ( 移动 放大 镜 ) 和 ( 移动 被 观察 的 物体 ) 。 5 、 人类 最 早 使用 的 凸透镜 就是 用 ( 透明 水晶 ) 琢磨 而 成 。 在 13 世纪 , 英国 一 位 主教 ( 格罗 斯泰 斯特 ) 最 早 提出 放大 装置 的 应用 , 他 的 学生 ( 培根 ) 根据 他 的 建议 , 设计 并 制造 出 了 能 增进 视力 的 ( 眼镜 ) 。 ( 了解 ) 6 、 苍蝇 落 在 坚 直 光滑 的 玻璃 上 , 不但 不 滑落 , 而且 还 能 在 上面 爬行 , 这 和 它 ( 脚 的 构造 ) 有关 。 ( 了解 ) 7 、 昆虫 的 “ 嗅觉 ” 很 灵敏 , 据说 是 因为 它们 的 ( 触角 ) 。 ( 了解 ) 8 、 蟋蟀 的 “ 耳朵 ” 在 ( 足 的 内侧 ) 。 ( 了解 ) 9 、 蝴蝶 的 翅膀 上 布满 彩色 小 鳞片 , 这些 鳞片 其 实 是 ( 扁平 的 细 毛 ) 。 ( 了解 ) 10 、 食盐 、 白糖 、 碱面 、 味精 的 颗粒 都 是 有 规则 几何 外形 的 固体 , 人们 把 这样 的 固体 物质 叫做 ( 晶体 ) 。 ( 记忆 ) 11 、 许多 岩石 是 由 ( 矿物 晶体 ) 集合 而 成 。 如 花岗岩 由 ( 长石 ) ( 云母 ) ( 石英 ) 等 矿物 的 晶体 组成 。 ( 记忆 ) 12 、 自然 界 中 的 大 部分 固体 物质 都 是 ( 晶体 ) 或 由 ( 晶体 ) 组成 。 晶体 形状 ( 多种 多样 ) , 但 都 很 有 规则 。 有的 晶体 较 大 , 肉眼 可见 , 有的 较 小 , 要 在 放大 镜 或 显微 镜 下 才能 看见 。 ( 记 忆 ) 13 、 生物 学 家 ( 列文虎克 ) 制 成 了 世界 上 最 早 的 可以 放大 近 300 倍 的 金属 结构 的 显微 镜 。 为 了 看到 更 小 的 物体 , 人们 又 研制 出 ( 电子 显微 镜 ) 和 ( 扫描 隧道 显微 镜 ) 。 电子 显微 镜 可 把 物体 放大 到 ( 200 万 倍 ) 。 ( 记忆 ) 14 、 英国 科学 家 ( 罗伯特 · 胡克 ) 用 自制 的 复合 显微 镜 在世 界 上 第 一 个 看 了 ( 细胞 ) 。 ( 记忆 ) 15 、 显微 镜 主要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1.1《了解我们的住房》

教 科 版 六 年级 下册 科学 1 . 1 《 了解 我们 的 住房 》 阅卷 人 一 、 填空 题 得分 1 . ( 2024 六 下 · 迁西 期末 ) 古 时候 , 人类 为 寻找 远处 的 食物 , 用 兽皮 做 成 可 移动 的 , 是 人类 最 早 建造 的 房屋 。 ( 2024 六 下 · 迁西 期末 ) 房屋 的 结构 系统 包括 房屋 的 梁 、 柱 、 等 主要 承重 构件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末 ) 住房 由 供水 、 供暖 、 、 电路 等 多 个 系统 组成 。 ( 2024 六 下 · 黔东南 期末 ) 我们 的 住房 也 是 一 项 工程 , 住房 必须 具备 的 系统 有 等等 。 ( 答 出 两 种 即可 ) 5 . ( 2024 六 下 · 南昌 期末 ) 一 套 住房 的 基本 结构 : 从 分类 有 卧室 、 客厅 、 厨房 、 卫生间 、 阳台 等 。 分类 有 低 层 、 多层 、 小 高层 、 高层 、 超 高层 等 。 分类 有 砖木 结构 、 砖混 结构 、 钢 混 框架 结构 、 钢 结构 。 阅卷 人 二 、 判断 题 得分 6 . ( 2024 六 下 · 乾安 期末 ) 我们 的 住房 由 供水 、 供暖 、 采光 、 电路 等 多 个 系统 组成 。 ( 2024 六 下 · 鹿城 期中 ) 台灯 、 沙发 、 电视 、 电脑 等 都 是 住房 的 基本 结构 。 ( 2024 六 下 · 任丘 期末 ) 建筑 物 的 供水 系统 只 需要 进水 管 、 阀门 和 水龙头 就 可以 了 。 ( 2024 六 下 · 武胜 期末 ) 玻璃 的 发明 极 大地 改善 了 房屋 的 自然 采光 。 ) 10 . ( 2023 六 下 · 沛县 期中 ) 住房 由 供水 、 供暖 、 采光 、 电路 等 多 个 系统 组成 。 阅卷 人 三 、 单选 题 得分 11 . 右图 所 示 的 是 ( ) 。 住房 供水 系统 B . 住房 电力 系统 C . 住房 新风 系统 D . 住房 采光 系统 1 / 1112 . ( 2024 六 下 · 浙江 期中 ) 住房 所 必须 具有 的 系统 有 ( 水力 系统 B . 电力 系统 C . 排水 系统 D . 以上 三 者 都 是 13 . ( 2023 六 下 · 礼泉 期末 ) 建造 房屋 时 , 窗户 一般 朝向 南面 的 原因 是 ( 为了 方便 B . 为了 美观 C . 为了 更 好 的 采光 14 . ( 浙江 省 义乌 市 2022 年 小学 科学 六 年级 下册 第 一 单元 小 小 工程师 测试 卷 ) 一 套 住房 的 基本 结构 主要 包括 ( 框架 灯具 采光 户型 门 承重 地砖 窗帘 A . 15 . ( 2024 · 苍南 模拟 ) 右图 是 住房 系统 中 ( ) 系统 的 示意 图 。 供水 B . 电路 C . 通风 阅卷 人 四 、 连线 题 得分 16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中 ) 建造 住宅 是 一 项 复杂 的 工程 , 建造 一 所 舒适 、 环保 的 住宅 使 与 虚 到 方方面面 。 请 将 下列 事物 与其 所属 系统 建 起来 。 水龙头 窗户 采光 系统 路由 器 供暖 系统 电源 开关 网络 系统 圆 气 片 供水 系统 水
2025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

2025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

李白 六 年级 下册 科学 复习 资料 第 一 单元 微小 世界 一 、 填空 : 1 、 人们 把 放大 镜 叫 作 凸透镜 , 它 能 把 物体 的 图像 放大 , 显现 人 的 肉眼 看 不 清 的 细微 之 处 , 使 我们 获得 更 多 信息 。 早 在 一 千 多年 前 , 人们 就 发明 了 放大 镜 。 放大 镜 在 我们 的 生活 、 工作 、 学习 中 被 广泛 使用 。 2 、 昆虫 种类 繁多 , 分布 很 广 , 它们 有着 和 其他 动物 不同 的 身体 构造 和 本领 。 3 、 苍蝇 落 在 竖直 光滑 的 玻璃 上 , 不但 不 滑落 , 而且 还 能 在 上面 爬行 , 这 和 它 脚 的 构造 有关 。 蟋蟀 的 耳朵 在 足 的 内侧 。 蝴蝶 的 翅膀 上 布满 彩色 小 鳞片 , 其实 是 扁平 的 细 毛 。 4 、 科学 家 研究 表明 昆虫 头上 的 触角 就是 它们 的 鼻子 ” 、 能 分辨 出 各种 气味 , 比 人 的 鼻子 灵敏 得 多 。 5 、 盒 也 自 曲 碱面 、 味精 的 颗粒 都 是 有 规则 几何 外形 的 固体 , 人们 把 这样 的 固体 物质 叫做 晶体 。 自然 界 中 的 大 部分 固体 物质 都 是 晶体 或 由 晶体 组成 。 6 、 晶体 的 形状 多种 多样 , 但 都 很 有 规则 。 有的 是 立方 体 、 有的 像 金字塔 、 有的 像 一 簇簇 的 针 有的 晶体 较 大 , 肉眼 可见 , 有的 较 小 , 要 在 放大 镜 或 显微 镜 下 才能 看见 。 7 、 在 亿 世纪 , 人们 发现 把 两 个 凸透镜 组合 起来 明显 提高 了 放大 能力 , 这 就是 早期 的 显微 俭 8 、 生物 学 家 列文虎克 于 1632 年 出生 在 荷兰 , 他 制 成 了 世界 上 最 早 的 可 放大 300 倍 的 金属 结构 的 显 ft 曾 。 他 用 自制 的 显微 镜 发现 了 微生物 。 9 、 显微 镜 的 发明 、 是 人类 认识 世界 的 一 大 飞跃 , 把 人类 带入 了 一个 崭新 的 微观 世界 。 为了 看到 更 小 的 物体 , 人们 又 研制 出 了 电子 显微 镜 和 扫描 隧道 显微 镜 。 电子 显微 镜 可 把 物体 放大 到 200 万 倍 。 10 、 放大 镜 和 显微 镜 的 发明 , 大大 扩展 了 我们 的 视野 , 让 我们 走进 微小 世界 , 让 我们 看到 了 微生物 和 细胞 。 11 、 1663 年 , 英国 科学 家 罗伯特 . 胡克 用 自制 的 复合 显微 镣 观察 一 块 软木 薄片 的 结构 , 发现 它们 看 上去 像 一 问问 长方形 的 小 房间 , 就 把 它 命名 为 细胞 。 12 、 在 显微 镜 下 观察 物体 有 一定 的 要求 。 物体 必须 制 成 玻片 标本 , 才能 在 显微 镣 下 观察 官 的 精细 结构 。 13 、 在 显微 镜 下 , 我们 看到 了 叶 细胞 中 的 叶绿体 、 还 看到 了 叶 表皮 上 的 气孔 。 14 、 大量 的 研 穷 事实 说明 生命 体 都 是 由 细胞 组成 的 . 牛 物 是 由 细胞 构成 的 。 我们 的 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为了 能 清晰 而 简明 地 表达 课程 设计 的 意图 , 同时 方便 教师 备课 , 我们 设计 了 一些 栏 日 和 提供 了 相应 的 资源 。 下面 是 与 使用 有关 的 几 点 说明 。 一 、 教师 用 书 的 体例 和 作用 本 册 教 科 书 的 教学 目标 与 内容 概要 列 出 本 学期 的 主要 教学 内容 和 在 学生 科学 素养 培养 方面 希望 达成 的 日 标 。 为 教师 了解 全 学期 的 教学 任务 提供 完整 的 框架 和 概貌 。 主要 材料 清单 列 出 本 学期 探究 活动 涉及 的 主要 实验 和 需要 的 器 材料 , 供 教师 作 计划 和 提前 准备 时 使用 。 教 科 版 小学 科学 六 年级 下册 教师 用 书 各 单元 说明 与 教学 建议 用 文字 形式 介绍 本 单元 的 主要 教学 活动 和 活动 间 的 结构 , 说明 本 单元 的 教学 在 整个 教 科 书 框架 体系 中 的 地位 和 意义 。 单元 教学 目标 根据 课程 标准 从 科学 概念 、 过程 与 方法 、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三 个 方面 , 列 出 本 单元 要 实现 的 教学 日 标 , 为 教师 把握 单元 教学 提供 方向 。 背景 和 目标 这 是 分 课时 , 说明 教学 内容 选择 的 知识 背景 和 学生 的 认识 背景 , 方便 教师 理解 教学 活动 的 设计 意图 。 所 列 的 教学 目标 是 直接 针对 该 节 课 的 。 教 科 书 说明 用 图文 对照 的 形式 详细 说明 正文 、 照片 、 图片 、 图表 、 对话 框 所 包含 的 意义 , 对 教 教 科 版 小学 科学 六 年级 下册 教师 用 书 科 书 正文 中 提出 的 问题 给 出 必要 的 答案 或 说明 。 教学 建议 有 针对 性 地 为 教学 提供 参考 性 策略 , 对 教学 中 容易 出现 的 问题 给予 提示 。 评价 建议 立足 单元 教学 指出 评价 的 主要 方向 、 可 使用 的 依据 以及 可 采用 的 评价 方法 。 二 、 课时 安排 建议 修订 后 的 教 科 书 每 册 均 安排 了 4 个 教学 单元 。 3 , 4 年级 每 个 单元 包含 7 个 教学 活动 , 5 , 6 年级 为 8 个 教学 活动 。 原则 上 每 个 教学 活动 的 时间 为 1 课时 , 这 是 根据 日前 全国 绝 大 部分 地区 小学 科学 课 中 、 高 年级 均 为 每周 2 课时 的 现状 安排 的 。 在 设计 时 , 我 教 科 版 小学 科学 六 年级 下册 教师 用 书 们 也 考虑 到 个别 省份 科学 课 的 开设 已经 实现 了 课程 标准 的 要求 , 因此 在 活动 内容 的 安排 上 保持 了 弹性 。 针对 这样 的 地区 , 我们 建议 在 课时 安排 上 可以 采取 下面 的 办法 来 解决 : ( 一 ) 对 典型 的 科学 探究 活动 展开 充分 的 探究 , 不 以 1 课时 为 限制 。 例如 “ 比较 水 的 多少 ” “ 总结 我们 的 天气 观察 ” 等 ; ( 二 ) 加强 单元 后 的 总结 性 教学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4.1《厨房的物质与变化》

教 科 版 六 年级 下册 科学 4 . 1 《 厨房 的 物质 与 变化 》 一 、 填空 题 1 . ( 2024 六 下 · 宝安 期末 ) 妈妈 摘 下 草莓 榨 成 果汁 , 小宝 发现 果汁 底部 有 一些 沉淀 , 这 属于 变化 。 ( 提示 : 从 物质 的 变化 来 考虑 ) 2 . ( 2024 六 下 · 乾安 期末 ) 烧 开 的 水 产生 水 蒸气 是 变化 , 铁钉 生锈 是 变化 。 我们 每天 吃 的 食物 , 进 人 体内 后 要 经过 许 许多 多 的 ( 填 “ 物理 ” 或 “ 化学 ” ) 变化 , 才能 变成 身体 所 需要 的 营养 物质 。 在 吃 馒头 的 时候 我们 会 发现 越 嚼 越 甜 。 馒头 中 除了 水 以外 的 主要 成分 是 , 我们 用 手 撕碎 馒头 属于 变化 ; 咀嚼 馒头 一 段 时间 后 变 得 有 甜味 了 , 属于 变化 。 ( 2024 六 下 · 灵宝 期中 ) 物体 会 发生 各种 变化 , 有的 只是 物体 的 形状 、 大小 、 发生 了 变化 , 构成 物体 的 并 没有 改变 。 二 、 判断 题 6 . ( 2024 六 下 · 河南 期末 ) 水 变成 冰 , 没有 生成 新 的 物质 。 ( 2024 六 下 · 河南 期末 ) 物体 的 形状 、 大小 、 状态 等 发生 变化 后 并 不 一定 产生 新 的 物质 。 ( 2024 六 下 · 黔东南 期末 ) 我们 可以 利用 白醋 “ 软化 ” 鸡蛋 壳 , 同时 能 观察 到 鸡蛋 壳 上 产生 气泡 , 产生 的 气泡 是 二 氧化碳 气体 。 ( 2024 六 下 · 江源 期末 ) 面包 发霉 属于 物理 变化 。 ) 10 . ( 2024 六 下 · 潍坊 期末 ) 咬 过后 放置 的 苹果 变 黄 和 衣服 滴 上 墨水 变 黑 , 这 两 个 过程 都 属于 化学 变化 。 ) 三 、 单选 题 11 . ( 2024 六 下 · 钱塘 期末 ) 下列 活动 没有 发生 化学 变化 的 是 ( 小狗 呼吸 B . 洗 苹果 C . 植物 的 光合 作用 D . 制作 汽水 12 . ( 2024 六 下 · 龙华 期末 ) 下列 过程 中 , 发生 了 化学 变化 的 是 ( 水 沸腾 变成 水 蒸气 B . 食盐 在 水中 溶解 C . 白 砂糖 加热 后 , 颜色 发生 改变 , 并 有 气味 产生 13 . ( 2024 六 下 · 宝安 期末 ) 博 物 馆 返回 , 小宝 邀请 小 安 到 家里 吃饭 , 爸爸 妈妈 准备 烧烤 食材 , 他俩 尝试 制作 冰糖 葫芦 。 从 物理 变化 和 化学 变化 的 区别 来 看 , 下列 制作 冰糖 葫芦 的 步骤 主要 发生 化学 变化 的 是 ( 将 山楂 洗 净 去 核 , 用 竹签 串 起来 1 / 12B . 将 水 和 白 砂糖 放 入 锅 中 , 熬 至 糖 的 颜色 稍微 变 黄 并且 黏稠 C . 将 熬 好 的 糖 裹 在 山楂 表面 , 静 置 使 其 凝固 14 . ( 2024 六 下 · 宁南 期末 ) 某 同学 在 厨房 中 进行 的 下列 操作 , 其中 属于 化学 变化 的 是 ( 解冻 猪肉 B . 烧火 煮饭 C . 切 土豆 丝 15 . ( 2024 六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

教 科 版 六 年级 下册 科学 第 四 单元 《 物质 的 变化 》 一 、 填空 题 1 . ( 2024 六 下 · 怀来 期末 ) “ 只要 功夫 深 , 铁杵 磨 成 针 ” 这 句 诗 中 从 铁杵 到 针 的 过程 属于 变化 ( 填 “ 物理 ” 或 “ 化学 物质 的 化学 变化 会 伴随 着 一些 现象 , 如 等 现象 , 这些 现象 常常 可以 帮助 我们 判断 物质 是否 发生 了 化学 变化 。 但 仅仅 凭 这些 就 肯定 地 判断 是 化学 变化 , 这 是 不对 的 。 可以 改变 颜色 ; 可以 发光 发热 ; 产生 沉淀 ; 产生 气体 等 都 是 , 因为 它们 都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末 ) 地球 的 很 多 资源 如 岩石 、 矿物 、 煤 、 石油 、 氧气 等 都 是 的 产物 。 ( 2024 六 下 · 平湖 期末 ) 人类 社会 经历 了 “ 石器 时代 ” “ 青铜 器 时代 ” 和 “ 铁器 时代 ” , 石器 时代 将 石块 敲击 打磨 制造 出 石斧 发生 的 是 变化 , 在 铁器 时代 , 将 铁 矿石 与 木炭 混合 后 熔炼 成铁 发生 的 是 变化 。 ( 2024 六 下 · 平舆 期中 ) 、 石油 和 是 目前 人类 利用 规模 最大 的 能源 。 化学 变化 常常 伴随 着 等 现象 。 ( 2019 六 下 · 桂阳 期中 ) 小 苏打 和 白醋 混合 后 , 产生 了 大量 的 气体 。 二 、 判断 题 8 . ( 2024 六 下 · 库伦 旗 期末 ) 每 个 人 都 是 蓝天 保卫 战 的 积极 参与 者 。 ( 2024 六 下 · 浙江 期末 ) 地球 的 很 多 资源 如 煤炭 、 石油 和 天然 气 都 是 化学 变化 的 产物 , 植物 的 光合 作用 、 呼吸 作用 等 是 物理 变化 。 ) 10 . ( 2024 六 下 · 汕尾 期末 ) 煤炭 、 石油 和 天然 气 是 目前 人类 利用 规模 最大 的 能源 , 它们 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 ) 11 . ( 2024 六 下 · 固镇 县 期末 ) 在 铁 的 表面 涂 油漆 可 防止 铁 生锈 。 ) 12 . ( 2024 六 下 · 乾安 期末 ) 加热 白 砂糖 的 过程 中 既 有 物理 变化 又 有 化学 变化 。 ) 13 . 能 产生 气体 的 变化 一定 都 是 化学 变化 。 ) 14 . ( 2024 六 下 · 云龙 期末 ) 人类 指甲 的 生长 也 是 化学 变化 。 ) 三 、 单选 题 15 . ( 2024 六 下 · 潍坊 期末 ) 周末 , 妈妈 在家 做 冰糖 葫芦 , 她 把 草莓 、 葡萄 、 山楂 、 金桔 等 水果 穿 成 串 , 然后 开始 熬 糖 , 只见 白糖 先是 融化 , 后来 颜色 慢慢 变 黄 。 请问 白糖 的 变化 属于 ( 物理 变化 B . 化学 变化 1 / 13 C . 先是 物理 变化 再 是 化学 变化 16 . ( 2024 六 下 · 乾安 期末 ) 将 ( ) 放在 白醋 中 会 有 气体 产生 并 发出 声音 。 小 苏打 B . 白糖 C . 食盐 17 . ( 2024 六 下 · 罗湖 期末 ) 物质 的 变化 可以 分类 为 物理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2.1《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 科 版 六 年级 下册 科学 2 . 1 《 校园 生物 大 搜索 》 一 、 填空 题 1 . 在 观察 校园 生物 时 , 乐 小新 和 古小勇 都 发现 了 一 种 不 知名 的 虫子 。 下 图 中 他俩 的 做法 正确 的 是 同学 。 我们 可以 从 等 踪迹 推测 躲藏 起来 的 动物 和 曾经 来 过 的 动物 。 ( 2024 六 下 · 榆林 期末 ) 调查 校园 生物 种类 和 数目 时 , 首先 应 明确 , 再 制订 调查 方案 。 进行 校园 生物 分类 时 , 可以 采用 进行 分类 。 是 指 将 特征 不同 的 生物 , 按照 一定 的 标准 , 用 分为 两 类 的 方法 , 逐步 对比 排列 , 直到 不 能 再 分 为止 。 在 调查 校园 生物 时 , 包括 三 个 步骤 。 二 、 判断 题 6 . ( 2024 六 下 · 邹平 期末 ) 在 调查 校园 生物 时 , 不 需要 现场 调查 , 可以 根据 平时 的 印象 记录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中 ) 制作 校园 生物 分布 图 时 需要 给 生物 编号 , 不 认识 的 生物 可以 不管 . . ( ( 2024 六 下 · 西城 期中 ) 在 校园 生物 大 搜索 活动 中 , 遇到 不 认识 的 植物 , 可以 采摘 下来 带 回去 问 老师 。 ( 2024 六 下 · 云龙 期末 ) 在 一年四季 中 , 校园 里 动物 的 种类 是 一样 的 。 ) 10 . ( 2024 六 下 · 黔东南 期末 ) 不同 季节 校园 内 的 生物 会 发生 变化 , 我们 的 调查 活动 必须 长期 进行 , 随时 补充 。 ) 三 、 单选 题 11 . ( 2024 六 下 · 钱塘 期中 ) 下列 说法 错误 的 是 ( 在 校园 生物 大 搜索 的 活动 中 , 不 可以 破坏 生物 的 生活 环境 B . 把 观察 到 的 小 动物 都 带 回 家中 C . 我们 可以 从 脚印 、 粪便 、 毛 等 踪迹 推知 躲藏 起来 的 动物 12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中 ) 植物 兴趣 小组 的 同学 在 进行 校园 生物 大 搜索 时 , 把 找到 的 动物 和 植物 的 名称 、 数量 、 生活 地点 在 相应 的 平面 图 上 记录 下来 。 这 个 学习 过程 属于 ( 调查 B . 分类 C . 模拟 实验 D . 对比 实验 1 / 1113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末 ) 关于 绘制 校园 生物 分布 图 , 下列 说法 中 错误 的 是 ( 生物 在 不同 的 季节 会 有 所 不同 , 我们 可以 进行 长期 观察 B . 生物 种类 太 多 , 我们 可以 用 “ 图 注 + 编号 ” 的 方法 绘图 C . 绘制 生物 分布 图 时 不用 标注 不 知名 的 植物 和 动物 14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末 ) 在 调查 生物 时 , 下面 说法 正确 的 是 ( 若 校园 内 有 小 池塘 , 可以 站 在 池塘 内 去 观察 B . 看到 校园 里 美丽 的 花朵 就 摘 下来 带 回家 观察 C . 当 看到 一些 体积 小 的 生物 时 , 可以 借助 于 放大 镜 去 观察 15 . ( 2024

2025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2 、 放大 镜 和 显微 镜 的 发明 扩展 了 我们 的 视野 。 3 、 放大 镜 的 作用 : ( 1 ) 放大 物体 。 看到 肉眼 看 不 到 的 细节 。 4 、 放大 镜 由 镜架 和 镜片 组成 的 , 放大 镜 的 特点 : 中间 厚 , 边缘 薄 , 放大 镜 也 叫 凸透镜 。 我们 可以 用 水滴 、 玻璃 弹珠 、 烧瓶 等 材料 制 成 放大 镜 。 能 放大 的 物体 都 有 凸 、 透 两 个 共同 特点 。 5 、 放大 镜 常 用于 考古 、 集邮 、 侦破 案件 、 电路 检测 等 。 放大 镜 下 的 电视 屏幕 由 红 、 绿 、 蓝 三色 组成 的 。 6 、 通过 透镜 看到 的 面积 或 区域 叫做 透镜 的 视野 。 放大 镜 的 倍数 与 镜片 的 凸度 有关 。 镜面 凸度 越 大 , 放大 倍数 越 大 , 看到 的 视野 越 小 ; 镜面 凸度 越 小 , 放大 倍数 越 小 , 看到 的 视野 越 大 。 7 、 法国 昆虫 学 家 XXX 写 了 《 昆虫 记 》 。 以 家 为 家 , 以 乡 为 乡 , 以 国 为 国 , 以 天下 为 天下 。 《 管子 》 8 、 蝴蝶 的 同党 上 布满 彩色 的 小 鳞片 , 这些 鳞片 其实 是 扁平 的 细 毛 ; 蟋蟀 的 耳朵 在 足 的 内侧 ; 昆虫 头上 的 触角 是 它 的 “ 鼻子 ” ; 蝇 的 眼睛 是 复眼 , 由 四 千 只 单 ( 小 ) 眼 组成 的 ; 蚜虫 以 吸食 植物 嫩枝 上 的 汁液 为生 , 它 的 天敌 是 草蛉 。 9 、 有 规则 几何 外形 的 固体 叫做 晶体 。 在 放大 镜 下 , 我们 能 看到 食盐 、 糖 、 碱面 、 雪花 、 钻石 、 水晶 、 柠檬 酸 、 维生素 C 、 水晶 等 晶体 的 形状 。 玻璃 不是 晶体 ! 10 、 一个 凸透镜 的 放大 倍数 是 有限 的 。 11 、 制作 简易 显微 镜 的 方法 与 步骤 : 准备 两 个 放大 倍数 不同 的 放大 镜 , 然后 调整 两 个 放大 镜 的 距离 , 找到 物体 最 清晰 的 图像 , 再 将 两 个 放大 镜 的 位置 固定 。 12 、 显微 镜 是 荷兰 生物 学 家 XXX 发明 的 。 他 制 成 了 世界 上 最 早 的 可以 放大 近 300 倍 的 金属 结构 的 显微 镜 。 为了 看到 更 小 的 物体 , 人们 又 研制 出 电子 显微 镜 和 扫描 隧道 显微 镜 。 13 、 XXX 用 自制 的 显微 镜 发现 了 微生物 。 微生物 是 生物 , 具有 同 其他 生物 一样 的 共同 特性 。 微生物 也 是 由 细胞 组成 的 。 14 、 英国 科学 家 XXX 用 自制 的 复合 显微 镜 在 世界 上 第 一 个 看 了 细胞 。 15 、 今天 的 电子 显微 镜 已经 可以 把 物体 放大 到 200 万 倍 。 科学 家 一般 选择 电子 显微 镜 来 观察 大肠 杆菌 和 SARS 病毒 。 目 勿 以 恶 小 而 为 之 , 勿 以 善 小 而 不 为 。 刘备 镜 16 、 物体 的 微细 结构 必须 制 成 玻片 标本 才能 在 显微 镜 下 观察 清楚 。 2 、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教 科 版 六 年级 下册 科学 第 二 单元 《 生物 的 多样 性 》 一 、 填空 题 1 . ( 2024 六 下 · 浙江 期末 ) 科学 家 研究 一个 区域 的 生物 多样 性 , 通常 要 对 这 个 区域 的 生物 种类 进行 调查 : 一 是 统计 内 生物 的 种类 数目 , 二 是 统计 内 生物 的 种类 数目 。 ( 2024 六 下 · 沂水 期末 ) 将 特征 不同 的 植物 用 一分为二 的 方法 逐步 排列 , 就是 再 进行 二 歧 分类 。 ( 2023 六 下 · 惠民 期末 ) 植物 后代 和 亲代 非常 相似 , 这种 现象 叫 植物 后代 和 亲代 之间 也 会 有 一些 细微 的 不同 , 这种 现象 叫 ( 2024 六 下 · 安源 期末 ) “ 一 树 之 果 有 苦 有 甜 , 一 母 之 子 有 愚 有 贤 ” 等 俗语 描述 的 都 是 现象 。 ( 2024 六 下 · 南昌 期末 ) “ 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是 现象 ; “ 龙生九子 , 不 成龙 , 各有所好 ” 是 现象 。 这 是 生物 界 普遍 存在 的 现象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中 ) 1999 年 由 我国 科学 家 在 云南 发现 的 化石 是 至今 发现 的 最 古老 的 鱼类 , 是 世界 上 已知 最 古老 的 保护 生物 多样 性 的 方法 有 建立 、 建立 、 建立 、 颁布 二 、 判断 题 8 . ( 2024 六 下 · 泰兴 期末 ) 大量 使用 杀虫 剂 , 杀害 害虫 对 生物 多样 性 没有 影响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中 ) 科学 家 们 通过 化石 提供 的 生物 信息 , 与 观察 的 现代 生物 进行 比较 , 可以 推测 它们 之间 的 亲缘 关系 。 ) 10 . ( 2024 六 下 · 乾安 期末 ) 人 的 相貌 、 血型 、 性格 等 方面 都 存在 着 遗传 变异 现象 。 ) 11 . ( 2024 六 下 · 兴文 期中 ) 遗传 是 普遍 存在 的 , 但 变异 不是 。 ) 12 . ( 2024 六 下 · 乾安 期末 ) 同 一 种 动物 个体 间 是 不 存在 差异 的 。 ) 13 . ( 2024 六 下 · 西城 期中 ) 搜索 到 的 植物 很 多 , 我们 可以 利用 二 歧 分类 法 对 植物 进行 分类 。 ) 14 . ( 2024 六 下 · 宝安 期末 ) 小宝 想 要 调查 小区 的 动 植物 种类 。 在 调查 时 他 应该 把 不 认识 的 动 植物 拍照 或 画 下来 。 ) 三 、 单选 题 15 . ( 2024 六 下 · 衡南 期中 ) 寻找 生活 在 地下 的 小 生物 时 , 可以 选择 ( ) 帮助 你 。 小 铲子 B . 就地 折 一 根 树枝 当 工具 1 / 15C . 用 手 直接 翻开 泥土 16 . 兴趣 小组 同学 根据 科学 课 上 学习 的 二 歧 分类 法 , 将 自己 观察 到 的 所有 动物 进行 分类 , 并 绘制 了 检索 表 , 如下 : 请 利用 这 张 检索 表 , 鉴定 出 下列 动物 中 属于 S 类 动物 的 是 ( 鸭子 B . 青蛙 C . 鱼 17 . ( 2022 六 下 · 龙泉 期末 ) “ 橘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考点】专练(人教版)重难点15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九大重难点题型(原卷版)

重难点15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九大重难点题型▲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几何语言:(双重含义)∵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性质)▲知识点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角: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知识点三:两条平行间的距离:★1、定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 ▲知识点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类别判定方法图形几何语言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AB∥CD,AD∥BC,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AB = CD,AD = CB,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讲义)(6大考点典例讲解+知识总结+易错点拨+变式训练+课后同步练习)(解析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单元复习讲义】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6大考点典例讲解+知识总结+易错点拨+变式训练+课后同步练习)知识点01: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3、虽然平均分的分法不同,但是因为平均分的份数和总数都不变,所以平均分的结果是相同的。知识点02:除法的初步认识1、除法。(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2)除法算式的写法:先写被分的总数,再写“:”,接着写要分的份数,最后在“=”的后面写出每份的个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1)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考点】专练(人教版)重难点07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解析版)

重难点07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题型1 用计算法求平面中的最短问题】【例题1】(2024春•湟中区校级月考)如图,某工厂C前面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原来有两条路AC,BC可以从工厂C到达公路,经测量AC=600m,BC=800m,AB=1000m,现需要修建一条路,使工厂C到公路的路程最短,请你帮工厂C设计一种方案,并求出新建的路的长.【分析】过A作CD⊥AB.修建公路CD,则工厂C到公路的距离最短,首先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CD的长,【解答】解:过A作CD⊥AB,垂足为D,如图:∵6002+8002=10002,∴AC2+BC2=AB2,∴∠ACB=90°,∵S△ACB=12AB•CD=12AC•BC,12×600×800=12×1000×DB,解得:BD=480,答:新建的路的长为480m.【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变式1-1】(2024春•荣县校级月考)如图,Rt△ABC中,∠B=90°,AB=3,BC=4,点P是AC边上一动点,则线段BP长度的最小值为(ꢀꢀ)A.3B.2.5C.2.4D.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讲义)(6大考点典例讲解+知识总结+易错点拨+变式训练+课后同步练习)(学生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单元复习讲义】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6大考点典例讲解+知识总结+易错点拨+变式训练+课后同步练习)知识点01: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3、虽然平均分的分法不同,但是因为平均分的份数和总数都不变,所以平均分的结果是相同的。知识点02:除法的初步认识1、除法。(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2)除法算式的写法:先写被分的总数,再写“:”,接着写要分的份数,最后在“=”的后面写出每份的个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1)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单元复习讲义)(2大考点典例讲解+知识总结+易错点拨+变式训练+课后同步练习)(解析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单元复习讲义】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大考点典例讲解+知识总结+易错点拨+变式训练+课后同步练习)知识点01: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1、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但要做到听清楚、填准确、不重复、不遗漏。2、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通过观察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收集数据时,可以用画“√”、画“⚪”、画“正”字等方法,其中画“正”字法是经常使用且方便、快捷的一种方法。知识点02:分析统计表解决问题1、数据比较: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数量。2、数据总和与部分(1)计算数据的总和。(2)分析部分数据占总体数据的比例。3、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决策。易错点01:收集数据时,收集方法选择不当、调查对象遗漏或重复。收集数据的方法:(1)根据要收集的数据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方法。(2)确保调查完整性和准确性,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1.(2025六上·)天空中看起来差不多大小的星星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  )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 宇宙单元检测卷)我们可以借助北斗七星来寻找北极星。3.(2025六上·)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闪亮光带。(  )4.(2025六上·)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像不同。(  )5.(2025六上·)在天空中任意位置看到的星座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形状相同。(  )6.(2025六上·)太阳给我们提供光和热,它永远燃烧不完。(  )7.(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我们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宇宙的边缘。8.(2025六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我们就应该停止这样的宇宙探索活动,以免有更多的人死去。(  )9.(2025六上·)八大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自身不动。(  )10.(2025六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钱学森第二小学二年级上册英语周末乐园(6)(音频暂未更新)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钱学森第二小学二年级上册英语周末乐园(6)(音频暂未更新)Listen and judge.听音,判断下列图片与所听内容是否一致。1.2.3.4.5.Listen and choose.听音,根据所听内容,选择合适的答语。6.A.Yes, I do.B.No, thanks.7.A.It's a shirt.B.They are my trousers.8.A.Thanks, Mum.B.Here you are.9.A.He likes T-shirts.B.Yes, he does.10.A.It's 7 o'clock.B.Get up.1 / 711.Listen and judge.听音,根据短文内容,在人物喜欢的服饰下面画""✓,不喜欢的服饰下面画"×"。Mary    Amy    12.Amy    (don't/doesn't) like giraffes. She    (like/likes) pandas.13.Sam   (don't/doesn't) like football. He   (like/likes) basketball.14.I    (don't/doesn't) like jigsaws. I    (like/likes) kites.15.They    (don't/doesn't) like cats. They    (like/likes) dogs.16.Sam likes ____ T-shirts.A.thisB.aC.these17.Here is a pen ____ you.A.fromB.toC.for18.Sam's ____ a party.A.itB.atC.on19.I get up ____ 8.A.inB.atC.on20.I have ____ lunch at 1.A.aB./C.theReading

2025年春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二)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二)知识点一 免疫的功能1(生活情境)有人吃了鱼、虾等海鲜食物后,会腹痛、腹泻、呕吐;有人吸入花粉,会出现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的(B)A.生活不规律B.免疫功能过强C.身体过于强壮D.身体过于孱弱2(2023·凉山州学业考)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B.免疫功能越强越好C.免疫不总是对人体健康有益D.免疫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3下列有关免疫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人体依靠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产生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免疫功能总是对人体有益的知识点二 计划免疫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B.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D.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5(2023·荆州学业考)

2025年中考英语复习讲义 第09讲 宾语从句(解析版)

第09讲 宾语从句目录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4考点突破·考法探究................................................................................................................................5考点一 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41.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的用法.......................................................................................................................................52.引导词that可以省略的几种情况...............................................................................................................................53.引导词that不能省略的几种情况...............................................................................................................................64.宾语从句的否定转移....................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考点】专练(人教版)重难点2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的运用(原卷版)

重难点2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的运用▲知识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几何语言:如下图∵ 在Rt△ABC中,点O是AB的中点,1AC.∴ OB=AO=CO=2◆2、直角三角形的这条性质与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都是证明线段倍分关系的重要依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适用于任何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适用于任何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仅适用于含30°角的特殊直角三角形.【题型一 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求线段长】1.(2025•峰峰矿区校级一模)一技术人员用刻度尺(单位:cm)测量某三角形部件的尺寸.如图所示,已知∠ACB=90°,点D为边AB的中点,点A、B对应的刻度为1、7,则CD=(ꢀꢀ)A.3.5cmB.3cmC.4.5cmD.6cm2.(2025•汉台区二模)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AD=∠CAD,DE是△ACD的中线,若BC=12,AD=8,则DE的长为(ꢀꢀ)A.4B.

2025年中考英语复习讲义 第06讲 动词不定式(全国通用)(原卷版)

第07讲 动名词和分词目录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3考点一 动名词......................................................................................................................................41.动名词的构成与特征.................................................................................................................................................42.动名词的用法..............................................................................................................................................................53.主动形式表被动含义..................................................................................................................................................6考点二 动词的现在

2025年中考英语复习讲义 第07讲 动名词与分词(原卷版)

第07讲 动名词和分词目录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2考点突破·考法探究...............................................................................................................................2考点一 动名词......................................................................................................................................41.动名词的构成与特征.................................................................................................................................................42.动名词的用法..............................................................................................................................................................43.主动形式表被动含义..................................................................................................................................................5考点二 动词的现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考点】专练(人教版)重难点21 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折叠问题(原卷版)

重难点21 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折叠问题【题型一 平行四边形中的折叠问题】1.(2024•临高县二模)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若∠1=56°,∠2=40°,则∠A的度数为(ꢀꢀ)A.68°B.70°C.110°D.112° 2.(2024春•曲沃县期末)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AC折叠,点D恰好落在DC延长线上的点D'处,AD'交BC于点E,若∠BAD'=40°,则∠BAD的度数为(ꢀꢀ)A.142°B.140°C.138°D.135° 3.(2024春•郾城区期末)如图,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以DE为折痕进行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C′,若∠1=20°,∠2=60°,则∠C的度数为(ꢀꢀ)A.40°B.50°C.60°D.70°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AD上,以BE为折痕,将△ABE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CD上的点F,若△BCF的周长为14,CF的长为3,则△DEF的周长为(ꢀꢀ)A.8B.7C.6D.5 5.在▱ABCD中,∠A=60°,AB=4,点E、F分别为AD、BC的中点,沿EF折叠平行四边形,使线段CD落在直线AB上,点C的对应点为C1,点D的对应点为D1,若BD1=2,则AD的长为

2025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九章 19.1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 函数19.1.1 变量与函数知识点1 变量与常量的确定1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中,r为圆的半径,则变量是(D)A.SB.rC.π,rD.S,r解: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中,π是圆周率,是常数,变量为S,r.2在行进路程s、速度v和时间t的相关计算中,若保持行驶的路程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变量只有速度vB.变量只有时间tC.速度v和时间t都是变量D.速度v、时间t、路程s都是常量解:在行进路程s、速度v和时间t的相关计算中,若保持行驶的路程不变,则速度v和时间t是变量,行进路程s是常量.3在球的体积公式V=43πR3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V,π,R是变量,43为常量B.V,π是变量,R为常量C.V,R是变量,43,π为常量D.以上都不对解:在球的体积公式V=43πR3中,V,R是变量,43,π是常量.知识点2 列函数解析式4把一个长为5,宽为2的长方形的长减少x(0≤x<5),宽不变,所得长方形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D)A.y=10-xB.y=5xC.y=2xD.y=-2x+10解:变化后长方形的长为(5-x),宽为2,因此面积y=2(5-x)=-2x+10.5(2023·漳州质检)王阿姨在某电商平台上花60元钱购买了5

2025年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第四单元 第二章)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第四单元 第二章)(4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物质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D)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纤维素2青少年对蛋白质需求量较多,可适当多吃的食物是(D)A.米饭B.苹果C.油条D.鸡蛋3某人如果长期偏食、挑食,容易得一系列病症,下列营养物质与其缺乏症对应不正确的是(A)A.缺维生素A——坏血病B.缺铁——缺铁性贫血C.缺维生素D——佝偻病D.缺碘——大脖子病4小东缺钙,吃了钙片但效果不明显,还应该补充什么(D)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5(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学业考)人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坏血病是人体内缺乏    而引起的。(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6关于“测定几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B.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盐C.设置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进行分析D.实验所测得的能量等于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7下表列出了四种

2025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20.1 20.1.1 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知识点1 组中值1下列各组数据中,组中值不是10的是(D)A.0≤x<20B.8≤x<12C.7≤x<13D.3≤x<7解:A.组中值是0+202=10,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组中值是8+122=10,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组中值是7+132=10,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组中值是3+72=5,故此选项符合题意.2(教材再开发·P115练习T2变式)某校八年级(1)班4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成绩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求这40名学生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分约为多少分.解:五组成绩的组中值分别是55,65,75,85,95,所以这40名学生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分约为55×4+65×8+75×12+85×10+95×640=76.5(分).答:这40名学生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分约为76.5分.知识点2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3某商场6月份随机调查了6天的营业额,结果分别如下(单位:万元):3.1,3.2,3.2,3.2,3.1,3.4,试估算该商场6月份的总营业额大约是(B)A.84万元B.96万元C.93万元D.111万元解:这6天的平均营业额为x=3.1×2+3.2×3+3.46=3.2(万元).由此可估计该商场6月份总营业额大约是3.2×30=9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速记清单】-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单元速记巧练(湖南专用)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导读:单元概览--考点速记--素养提升【易混易错】--考题在线理解权利义务《理解权利义务》重点问题---高频考点:第三课ꢀ公民权利1、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条件:年满 周岁的中国公民、没有被依法剥夺 。3、人格尊严权包括: 等。4、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5、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① ;② ; ③社会 权 ;④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6、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为什么应依法行使权利)【权利角度】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 ,不能 ;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 进行,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7、怎样维护权利(公民权利受侵犯时应怎么维权。)①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按照 维权,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维权方式包括: 。【答案】1、人身自由、 2、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单元测试卷(学生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检查哦!3、检测范围: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全单元。一、选择题1.下面是某年级(二)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统计表,喜欢( )水果的人数最多。 苹果正正正梨正香蕉正正桃正正正A.苹果B.梨C.香蕉 D.桃2.李明同学想帮助学校解决午饭浪费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收集的信息( )。A.调查同学们吃午餐的地点B.调查同学们喜欢吃的食物种类C.调查同学们吃午餐用的时间D.调查同学们排队领午餐的时间3.下表是对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的调查: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喜欢( )的人数最多。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二、填空题4.下面是小刚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2025年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九章 19.2 19.2.2 第3课时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实际应用

第3课时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实际应用知识点1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1(2023·烟台期中)已知一次函数y=2x+b,当x=3时,y=10,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C)A.y=-x+13B.y=x+7C.y=2x+4D.y=2x-4解:∵对于一次函数y=2x+b,当x=3时,y=10,∴10=2×3+b,∴b=4,∴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2一次函数y=kx+b,经过(1,1),(2,-4),则k与b的值为(C)A.{k=3b=−2B.{k=−3b=4C.{k=−5b=6D.{k=6b=−5解:把(1,1),(2,-4)代入一次函数k+b=1,y=kx+b,得{2k+b=−4,解得{k=−5,b=6.3能表示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的解析式的是(A)A.y=2x+2B.y=-2x-2C.y=-2x+2D.y=2x-2解: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点(-1,0),(0,2)在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上,−k+b=0,∴{b=2,解得{k=2,b=2,即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4(2023·苏州中考)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3)和(-1,2),则k2-b2= -6. 解:由题意得,将点(1,3)和(-1,2)代入y=kx+b得:k=12,{3=k+b2=−k+bb=5,解得:{2∴k2-b2=(12)2-(52)2=-6,另一种解法:由题意得,将点(1,3)和(-1,2)代入y=kx+b得:{3=k+b2=−k+b,∴k2-b2=(k+b)(k-b)=-(k+b)(-k+b)=-3×2=-6.5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过(1,3)和(3,1)两点,且与x轴,y轴

2025年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知识点一 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作用1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下列粽子的食材中糖类含量较高的是(A)A.糯米B.咸蛋黄C.花生种子D.腊肉2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B)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3某同学生了一场大病,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明显消瘦。这主要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被大量消耗。请问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是(B)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4某同学参加长跑前准备了以下食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A.水果糖B.牛肉干C.花生米D.牛奶知识点二 测定几种食物中的能量5(2024·新乡质检)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以下3种食物中哪种食物含能量最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食物名称葵花籽仁糯米腰果质量/克202020水/毫升30①30温度上升/℃2.31.33.1A.①处所用水量应为30毫升B.进行一次测定不能得到准确数据C.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D.结果表明3种食物中糯米含能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32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1

DOCX195.6KB 133
1/133
2/133
3/133
4/133
展开阅读剩余129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