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讲汇编 1.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知识点讲解】 1、情绪的类型: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闭锁性、表现性。 3、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知识扩展】 1、产生青春期情绪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发育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2、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会给青少年带来什么影响? (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2)青春期的情绪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例题透析】 下列关于情绪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情绪总是使人产生烦恼和忧虑 ②人生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情绪特点 ③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 ④喜、怒、哀、惧是最基本的情绪类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绪的类型及特点的有关知识,情绪可以分为喜、怒、哀、具四大类,情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 己的态度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解答:情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情绪总是使人产生烦恼和忧虑的说法是片面的,所以①错误;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情绪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②正确;随着情境的改变,我们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人的情绪是多样的,所以③正确;情绪可以分为喜、怒、哀、惧四大类,情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以④正确。排除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单项选择题,可以利用排除法答题,排除错误题肢或不符合题意的题肢。 2.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知识点讲解】 1.行己有耻的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 (1)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2)用行为证明并创造自己,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例如:不要乱发脾气、随便许诺;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之前和家人打招呼; 加强自我监控,例如:日长零花钱的支出,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 4.止于至善的意思?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5.榜样的作用?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增强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 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6.止于至善的要求?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知识扩展】 1.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2.什么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去经历,去体验,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例题精析】 材料一:“行己 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 材料二:行程40多万千米 、骑坏6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足以绕地球十圈的行医路上,“80后”村医贺星龙留下了许多温暖的故事。他恪守 “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却不收出诊费;付不起药费的人,他从不会拒绝治疗,费用能免则免,多年欠账变成了死账……2016年7月20日,贺星龙入选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6”十大网络人物。 材料三: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2)向贺星龙学习,“止于至善”,我们应怎么做? (3)“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至少3点) (4)通过反思,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至少3点)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己有耻,止于至善。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解答:(1)本题考查行己有耻的要求。根据教材知识,从树立羞耻之心、底线意识、增强自控力等方面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根据教材知识,从从小事做起、树立榜样、自我省察等方面展开作答。 (3)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积极向上即可。如善良、勇敢、正义、奉献等。 (4)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作答即可。如学习不够刻苦、缺乏坚强意志等。 故答案为: (1)(4分) 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意识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不做 3更需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2)(3分) 1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在生活中树立榜样 3自我省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至少3点,3分) 善良、勇敢、坚强,言之有理 (4)(至少3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如意志不坚强、畏惧困难等。 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 3.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点讲解】 如何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 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知识扩展】 平凡人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例题精析】 为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难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引入分子生物技术。在“十二五”国家科技部“863”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启动式上相关人员介绍说,课题组拟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精细定位出一批重要性状基因,创制一批优异新种质及新材料和选育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并推广种植4000万亩。 (1)看了上述新闻后,张志伟同学说:“只有当科学家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你赞成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2)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命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解答:(1)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观点错误,因为无论任何人,只要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其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2)本小题考查了实现生命价值的方法途径,可以从积极行动、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干好本职工作等方面予以解答。 故答案为: (1)不赞同。一个真正懂得珍爱生命价值的人在享受现实生活的给予的同时,更会积极地为他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2)①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②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③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④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人生。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从而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按要求去做,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本题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教师的作用 【知识点讲解】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知识扩展】 我们为什么要爱老师? 我们爱老师,是因为老师有一颗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 (1)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老师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 (2)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分享成就和喜悦; (3)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耐心细致地拨正我们前进的航向; (4)在我们因取得一点儿成绩而骄傲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清醒剂。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 【例题透析】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第32个教师节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因为(  ) A.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使人不犯错误 B.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能够教给我们所有知识 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D.老师能让我们取的好成绩,考上好大学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的作用。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解答:题干中习近平主席的话,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作用。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使人不犯错误不符合事实。B说法错误,过于绝对。D说法错误,没有正确理解教师的作用。 故选B。 点评:做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准确把握题干与题支的关系,做出正确选择。 5.孝敬父母 【知识点讲解】 (1)孝敬父母的含义?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受到我们的孝敬。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弘扬。 ③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3)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敬重和爱戴父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经常与父母谈心,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知识扩展】 如何正确认识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 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②如果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如果他们触犯法律,我们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例题透析】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下列对孝敬父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 ③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父母的教导 ④孝敬父母是未成年人长大后的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要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解答: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公民应尽的义务。孝敬父母就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要做到尊重父母、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因此选项①②正确;选项③观点过于片面;选项④观点错误,未成年人也有积极孝敬父母。 故选A。 点评:运用教材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基础知识,紧扣题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即可解答。通过解答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6.违法行为及种类 【知识点讲解】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知识扩展】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例题透析】 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A.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B.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C.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D.小江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解答:抢劫他人财物、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等行为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ABD符合题意;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是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因此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不是违法行为,C不符合题意。故选ABD。 点评:正确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排除干扰项。 7.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知识点讲解】 1、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 (1)青少年自身还不成熟; (2)生活环境很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2、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受侵害前:提高警惕﹣﹣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要具备保护自己的意识; (2)受侵害中:用智慧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途径,要用智慧学会用一些方法技巧保护自己; (3)受侵害后: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知识扩展】 身边的保护有哪些: (1)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积极保护青少年,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 (2)我们必须加强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 (3)面对一些突发的事故和侵害,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我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题透析】 一天晚上,八年级学生丹丽在回家路上发现有两个陌生人一直尾随自己,于是她马上走到人较多的地方,并打电话给爸爸让他接自己回家。丹丽的做法是(  ) A.给爸爸添麻烦的错误做法 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行为 C.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 D.不履行公民义务、纵容违法犯罪的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一要有警惕性;二要用智慧,学会用一些方法技巧保护自己;三是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解答:生活中我们要树立防范意识,防止不法侵害。题干中丹丽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她具有较强的防范意识,能运用智慧,保护自己。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说法错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D说法错误,这与公民义务无关,也不是纵容违法犯罪。故选B。

知识点总结相关资料
5.0万次浏览
9997人收藏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讲汇编(实用!)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讲汇编(实用!)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讲汇编1.情绪的类型及特点【知识点讲解】1、情绪的类型: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2、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闭锁性、表现性。3、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知识扩展】1、产生青春期情绪特点的原因是什么?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发育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2、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会给青少年带来什么影响?(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2)青春期的情绪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例题透析】下列关于情绪的认识,正确的有( )情绪总是使人产生烦恼和忧虑人生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干考点知识点分类汇编(实用,必备!)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干考点知识点分类汇编(实用,必备!)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必背一句话核心考点汇编(实用!)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法治教育 常考考点梳理(实用,必备!)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法治教育 常考考点梳理(实用,必备!)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重点必背”知识点考点汇编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重点必背”知识点考点汇编

中考道法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基本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押题知识点复习资料(实用,必备!)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非选择题常考考点梳理(实用!)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非选择题常考考点梳理(实用!)

部编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核心必背知识点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全六册】重点、难点、考点大全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应知应会:中考重点知识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知识点速记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知识点速记

2024届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归纳

2024年初中政治中考道法重要知识点(一)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三大板块汇总

2024年中考道法核心知识点背诵汇总

2024年中考道法核心知识点背诵汇总

七上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1.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2.梦想能使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4.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要有方法。5.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6.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7.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8.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 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2.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

2024年中考道法知识点分类速记

2024年中考道法知识点分类速记

中考道德与法治重要的知识考点总结

中考道德与法治重要的知识考点总结

2024年中考道法复习核心问题归类整理

一、生命1、怎样理解生命至上?(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2)生命都是宝贵的,在金钱、权势等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2、怎样敬畏生命?(1)承认别人生命的重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意识)(2)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行动)(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共。(道德)3、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1)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3)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4)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4、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题型指导和中考试题例析 课件132张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讲汇编(实用!)

DOCX57.3KB 29
1/29
2/29
3/29
4/29
展开阅读剩余25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