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3.1万次浏览
6278人收藏
苏教版科学教师用书一年级下册

苏教版科学教师用书一年级下册

石头与泥土 动物与植物世界是物质的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的设计,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认识石头、沙子和黏土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用途。第一课《石头》,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教会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第二课《玩泥巴》,通过采集泥土、筛泥土,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土有颗粒大小、粗细的不同,细的泥土可以用来做泥塑、烧陶器。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指导学生识别沙子和黏土,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探究沙子和黏土渗水性的不同。本单元三课在总体上呈现并列关系,石头、泥土以及泥土中的沙子和黏土都是岩石,只是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石头与泥土2.3 动手做一个泥塑,感受泥的特点,知道泥土可以用来烧制陶器。3.沙子与黏土1.4 读图,举例说出石头有哪些用途。3.4 读图,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有哪些用途。3.1 识别沙子和黏土,知道怎么得到沙子和黏土。3.2 观察与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会描述它们的特征。3.3 做沙子和黏土渗水实验,能描述并解释看到的现象。3四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石头12玩泥巴13沙子与黏土1总课时34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五教师课本第1课石头1.教学内容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石头与泥土 动物与植物世界是物质的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三课组成:《水是什么样的》《玩转小水轮》《盐和糖哪儿去了》。第一课和第三课从科学概念层面入手,着力于帮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知道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从概念建构上看,呈递进关系,帮助学生对水的认识一步步从具体走向概括,从零散走向完整,从而促进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初步认识。第二课则从工程技术层面入手,针对第一课习得的科学知识“水可以流动,流动的水有力量”,让学生通过动手做,体会技术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而本单元有了以工程技术为主旨的第二课的加入,使得单元的主题性更加明显,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简单串联。 水2.2 做“用水的力量让小水轮转起来”的活动,并探究怎样让小水轮转得更快。3.盐和糖哪儿去了2.3 了解人类对水力资源的利用及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3.3 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3.1 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放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认识溶解现象。3.2 用静置观察、过滤等方法,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变化,认识到面粉很难溶解在水中。31四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水是什么样的12玩转小水轮13盐和糖哪儿去了1总课时332第2单元水五教师课本第4课水是什么样的1.教学内容水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一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习的欲望。 石头与泥土 动物与植物世界是物质的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三课组成:《找空气》《这里面有空气吗》《空气是什么样的》。本单元对空气的观察和描述,采用先感知再观察的设计思路层层递进。前两课运用多种方法充分感知空气的存在。第一课,通过把空气装进塑料袋里以及把塑料袋里的空气放出来这一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的确有空气,同时了解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第二课是第一课的递进和补充,围绕“空瓶和孔隙中是否有空气”这一话题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它就在我们的周围。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有很多办法把它找出来。从而为第三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空气2.3 通过想办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3.空气是什么样的3.1 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3.2 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了解空气会流动。3.3 通过与水的比较,知道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征。四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找空气12这里面有空气吗13空气是什么样的1总课时358vvwvvvwv第3单元空气五教师课本第7课找空气1.教学内容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引导学生感知我们的周围有空气,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第一个活动,把我们周围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装进袋子里。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发现无论是在操场上、树林里,还是在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把袋子装得鼓鼓的。 石头与泥土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1.分工合作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2.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也没有气味的物质。3.有些物质(像食盐、味精、白糖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有些物质(像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在水里。4.我们通常通过叶、花、果实的特征来辨认植物。5.植物需要水和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6.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7.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样子就是月相,月相是不断变化的。8.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它无色、无味。9.科学猜想需要事实和证据来证实。综合利用感官或者工具可以帮我们观察、搜集更多事实和证据。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用书1年级下册

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这种组织形式能够在一个较长的学习时间内,以富有包容力的学习情境将散落在不同主题下的具体知识围绕一个更为核心的概念重新编织。用同一个概念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用逐渐发展的概念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种组织形式也符合科学探究的整体性、过程性特点。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探究,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体会探究与发现之间的关系,发展对某一科学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它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地将某一跨学科概念在各领域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
一年级科学电子课本

一年级科学电子课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器审定2017科学KEXUE一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KEXUE一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像科学家那样珍妮·古道尔在非return n;zhǎo zhǎo bùmáng nàwéi wèi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我们知道的植物(班级记录表)石窟:树、草、阳日葵、蒲公英、喇叭花有叶长在地上能结果需要阳光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要照顾好它们哦nóng yìwèng4种一棵植物。记录来plan andVIseezhl_2观察一棵植物聚焦我们来观察yì一棵mìwú怎样观察呢?yang guan andhe植物_探索ruǎn záF.kēzhíwūinxíng juàn chá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观察。在大自然中,公20shuāng16今,zhīgas你在哪里见过méng mìwú这种植物?zhěn shìmìxíng4它是什么样的?科学plan chol to being he're观察它的茎和叶词汇根茎叶1.1huāhuāzhùwò画画这棵植物记录表我画的菊花(1>时徐常疑9.12研讨照顾好你种的小植物哦!shu说说你观察的植物。拓展If you me to see观察一棵树,你有什么发现?guānchāyθ3观察叶聚焦yóu zhēn me lèdān ne叶有什么特点呢?探索guān chong as yàng dòng do yo观察各种各

二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电子课本

下册溶液中溶液江冀鹰凰最有出版社Phoenix Education Publishing, Ltdguān chá观察SIkǎo思考JIQOliú交流dòng shǒu动手yuedú兑读jìlùtuòzhǎn拓展记录给的小朋友信qīnài de xiǎopéng you亲爱的小朋友:nǐhǎo你好!nǐyǐjīng zhīdào shítòunítǔshuǐkong你已经知道,石头、泥土、水、空qìdòng wùhézhíwùdōu shìwǒmen lài yǐsheng cún de气、动物和植物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主课为植物提供准备,也shìxǔduōxiǎo dòng wùde jiāyuán dòng zhíwùwèi rén lèi fí是许多小动物的家园;为了更好地加工、利用大自然提供de yuán cái liào cōng míng de rén lèi hái fāmíng le gèzhǒng的原材料,聪明的人类还发明了各种算,并且“算算”具有材料的理论。A.“不精彩的人工世界。能制造和使用gōng jùshìrén qūbiéyúqítādòng wùde zhòng yào tèzhēng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ràng wǒmen gèng shēn rùde liǎo jiědìqiúshàng de zī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上的资yuánlǐng luèrén lèi de zhìhuìba源,领略人类的智慧吧!shén me zhòng shén me qīng什么重,什么轻?shén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套课件

春季星空的季节特点春季星空是指从春季夜晚到夏季夜晚之间的星空。春季星空的特点是:天空黑得越来越晚,星星越来越多,越来越明亮,星座越来越明显,行星也越来越容易观察。 春季星空的主要星座春季星空中有许多著名的星座,如双子座、狮子座、巨蟹座、天秤座等。这些星座在春季星空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认识它们吧!1、双子座双子座是春季星空中最著名的星座之一。它由两个星星组成,一个叫双子a星,另一个叫双子b星。双子座的特点是两个星星相互靠近,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图案。2、狮子座狮子座是春季星空中的另一个著名星座。它由一群星星组成,形成了一个狮子的形状。狮子座的特点是它的星星非常明亮,非常容易观察。3、巨蟹座巨蟹座是春季星空中的第三个著名星座。它由一群星星组成,形成了一个螃蟹的形状。巨蟹座的特点是它的星星比较暗淡,但是形状非常明显。4、天秤座天秤座是春季星空中的第四个著名星座。 春季星空的观察方法观察春季星空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黑暗、干净、没有光污染的地方观察星空。其次,我们需要使用一些观察工具,如望远镜、星图等。最后,我们需要耐心和细心地观察,才能更好地认识春季星空。 春季星空的小实验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实验来加深对春季星空的认识。例如,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星星的光芒,或者用望远镜观察行星的运动轨迹等。 春季星空的总结和回顾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季星空的特点、主要星座以及观察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更好地掌握春季星空的奥秘。第二单元太阳与影子第1课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影子是如何产生的呢?本课将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实验准备1、太阳测量仪2、尺子3、计时器4、纸和笔5、实验操作台及遮光板 实验操作流程1、将太阳测量仪放置在实验操作台上,调整其角度使阳光照射到测量仪上的刻度尺。2、使用计时器记录太阳照射的时间,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3、在同一时间内,用纸和笔记录下影子的长度,同样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4、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太阳与影子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影子的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长,正午时最短。这是因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所导致的。2、影子的长度还受到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在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情况下,影子的长度较短;而在太阳高度角较小的情况下,影子的长度较长。3、影子的移动方向与太阳的移动方向相反。例如,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影子将从西方朝东方移动;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时,影子将从东方朝西方移动。 实验结论总结与应用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太阳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影子。例如:1、利用影子测量高度:在无法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影子来测量物体的高度。例如,在晴朗的天气下,用一根直立的杆子来测量其影子的长度,再根据太阳的高度角计算出物体的高度。2、利用影子制作日晷:日晷是一种利用影子测量时间的古老仪器。通过观察日晷上的影子,可以准确地知道当前的时间。3、注意安全:在有遮挡物的环境下,如树下或屋檐下,由于影子不均匀或不规律,需要注意安全。行走或停车时需特别小心。4、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影子:在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影子的影响。例如,在规划小区或

2025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单元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重要构成部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概念。本单元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经有平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测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沙子和粘土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感性认识。本单元力争尽量多给学生发明玩石头、玩泥巴机会,在玩中观测,在观测基础上学会用科学语言来描述它们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特征。在探究技能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测、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增进思考发展、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教学目1.懂得石头和泥土是构成地球重要物质。2.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石头、沙子和黏土特征。3.喜欢玩石头、玩泥巴,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1.石头【教学目】1.懂得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重要物质。2.可以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测与描述一块石头特征。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特征,开展构造性观测。4.懂得要按照一种原则给石头分类,通过度类活动,发现石头共同特征。5.通过看视频,可以举例说出石头用途。【教学重点】用气泡图构造性观测、描述一块石头特征。【教学难点】懂得要按照一种原则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放大镜1个、记录单若干张。【教课时间】1 图片导入,激发爱好1.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出示石头图片)有石头很大,有石头很小,尚有石头漂亮极了!(出示雨花石图片)2.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都玩过什么游戏?3.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在哪里见到过石头,用石头玩过什么游戏,逐渐聚焦到本课研究话题上。 观测和描述石头特征1.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诸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测小朋友才能发现!2.你会观测么?为了更好地观测,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种新朋友:(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分钟)看明白了么?3.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是石头形状(贴板书“形状 比鸡蛋大一点说是他(大小)(贴板书“大小 土黄色说是它(颜色)(贴板书“颜色 不太光滑说是表面(贴板书“表面 有黑色斑点说是它斑纹(贴板书“斑纹 当然,假如你尚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4.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测这一块石头。5.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石头有诸多,所有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石头都是土黄色? 给石头分类1.所有小朋友都观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测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2.这个游戏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小朋友,按照了性别、衣服颜色、是哪一种组辨别了。在分类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种特征来分一分。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测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时候,我们就先做点事,给他们分分类!4.假如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5.请把你手中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记住,每次按照一种特征来分!设计意图:“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个体,也可以指总体。按照某一种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发明了在比较中深入观测和描述石头特征机会,从而增进了他们对石头认识。 理解石头用途1.石头在我们生活中随地可见,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通过PPT理解一下)你还懂得石头哪些用途?设计意图:这里给学生提供一组石头用途图片,启发学生结合自已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头尚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石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 小结1.看来小小石头在我门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后来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继续观测和研究有关石头更多更好玩秘密!【板书设计】1.石头1.石头xíng zhuàng形状bān wén斑纹dàxiǎo大小yán sè颜色 biǎo miàn表面2.玩泥巴【教学目】1.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物质。2.通过筛泥土活动,懂得天然泥土中混合着多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一样物质构成。3.做捏泥塑活动,感受泥特点。【教学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特点。【教学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种泥塑物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一种捏好泥塑。学生材料:每组泥土若干(一次性餐盒分装)、一次性桌布(或旧报纸)1张、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一样)、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水。 唤起生活经验1.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大自然吧!由于大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有趣事物。在一种阳光灿烂周末,几种好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去玩泥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泥巴?(堆土、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2.你玩过泥巴吗?3.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玩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板书课题),捏一种你最喜欢造型。设计意图:交流自已是怎样玩泥巴,不仅可以调动玩泥巴经验,也可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筛泥土1.瞧,我用泥巴捏小章鱼可爱吗?这是我用我家楼下花园里土。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实物投影某些具有石块、树枝土)生: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头,会戳到手。生:不行,还要倒点水。2.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板书:拣)有些大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书:捻)。这样就行了吗?3.PPT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一样)。提问: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为何?生:第二种,更细一点。4.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土,才这样细,你猜老师是怎么做?可不也许是一颗颗拣出来?你有什么好措施?生:5.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神器,它名字叫做“筛子”。筛子是个不错选择,可以让比筛孔小颗粒漏下去。 捏泥塑1.细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行不行。2.太干了,太松散了,怎么办?生:加水,像和面同样和泥3.水怎么倒?一下全倒进去行吗?生: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4.时间关系,假如完全自已来筛出合适泥土,估计得好半天呢,也需要更多土,因此今天老师提前筛好了某些,补充给每一组。5.补充阐明:先把盆倾斜过来,把土集中在一边。先倒半杯水,用手将泥和水搅拌在一起,泥团变大后不停捏一捏。可以小组共同捏一种,也可以提成四份,每人捏一种。开始发挥你发明力,捏个你喜欢泥塑吧。6.学生操作7.你发现加了点水泥有什么变化?生:加水后像橡皮泥同样,可以捏。而干泥土很松散,不能捏成型。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手册答案

1、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蝉是这条食物链的生产者,螳螂和黄雀是消费者B.蝉和螳螂是这条食物链的生产者,黄雀是消费者C.蝉、螳螂、黄雀都是这条食物链的消费者,生产者是植物(正确答案)2、生态瓶中的水最好是冷却的自来水。[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3、探究小组准备做空投包实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不可以在没有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不够牢固的地方进行实验B.探探在空投包内加了一层海绵,这是为了增加空投包的重量,加快其下落速度(正确答案)C.究究选择玻璃线吊纸盒是因为玻璃线不粗糙,阻力小4、下列三幅图中的电磁铁是用相同规格的铁芯、导线、电池制作而成的,其中电磁铁磁性最强的是()。[单选题]*A.B.(正确答案)C.5、用弹珠来模拟船上面的货物时,我们会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所以可以将船舱设计成分格结构。[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6、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7、观

苏教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本册教材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内容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密切联系他们的实际经验。例如,在“身边的植物”一单元中,教材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也让他们学会了珍惜身边的自然环境。 注重实验和实践本教材非常注重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设计。每一个单元都配备了相应的实验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操作,感受科学的魅力。例如,在“水的循环”一单元中,教材通过让孩子们模拟制作水循环模型,让他们直观地理解了水循环的过程,从而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强调科学素养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本教材还非常注重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活动,教材引导孩子们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良好习惯。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图文并茂的教材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本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彩色插图和照片,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同时,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也非常简洁明了,易于孩子们理解。 总结苏教一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材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不仅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设计,还非常注重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本教材也非常适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相信在这本教材的引导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探索出更多的奥秘。

苏教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3

《这里面有空气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空气》中的第2课,本节课是上一节课《找空气》的递进和补充,意在通过探究空瓶和孔隙中是否有空气存在,完善学生对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存在的认知。本节课围绕空瓶和孔隙中是否有空气这一话题展开,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猜测敞口瓶和盖上盖子的瓶子里是否有空气,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第二个活动,猜测粉笔、海绵、弹珠等物体中是否有空气,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这两个活动的猜测和验证过程是颠覆学生原有认知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我们周围有空气这一认知的过程。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想办法检测空桶里是否有空气。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找空气》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有空气,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瓶子里、粉笔里是否有空气,学生的认知不是很清晰。甚至会有学生认为土壤里没有空气;空瓶子盖上盖子后就没有空气了,空气进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电子课本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电子课本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延期开学专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复习题 1、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2、种子的内部构造有(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4、观察种子萌发时,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朝上。5、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6、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1)利用风力:如蒲公英、挪威枫。(2)利用动物:如浆果、刺果、苍耳。(3)利用水力:如椰子、莲蓬。(4)利用弹力:如豆类的种子。 7、根可以分为(直根)和(须根)。8、(菠菜)的中间有一条比较粗壮的根,这条粗根周围有许多细小的根,这类根是(直根);(葱)的根是由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根构成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粗根,这类根是(须根)。9、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直根)。10、(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教课目的: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花纹、质地等方面察看与描绘一块石头的特征。3、学会用气泡图描绘石头的特色,展开构造性察看。4、知道要依据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经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色。5、经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教课要点:用气泡图构造性察看、描绘一块石头的特色。教课难点:知道要依据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教课准备:课件、石头教课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听过吉尼斯纪录吗?吉尼斯大全纪录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有关第一的事情!我们来一段视频,看看这个吉尼斯纪录的创建者是经过玩什么获得第一的!(观看视频)2、看完视频你发现创建吉尼斯纪录的人他怎么玩什么的获得第一?(揭露课题:石头)3、那你用石头都玩过什么游戏?二、感觉石头无处不在1、在我们的四周常常能够看见很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过石头?(1)校园假山:知道这是哪里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苏教版科学教师用书一年级下册

PDF4.1M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