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3教育综合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锁院制 2.京师大学堂 3.泛爱主义教育 4.《费舍教育法》 5.先行组织者 6.酝酿效应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主张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 3.简述彼得一世的教育主张及影响 4.简述终身教育思潮的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自的内涵及目的。 2、材料题: (1)该学校主要遵循了哪一种的德育规律。 (2)结合材料论述遵循该德育规律的要求。 3、《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这段话中中小

非统考专业课真题相关资料
3.3万次浏览
6614人收藏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2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2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3教育综合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锁院制2.京师大学堂3.泛爱主义教育4.《费舍教育法》5.先行组织者6.酝酿效应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主张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3.简述彼得一世的教育主张及影响4.简述终身教育思潮的主张及其现实意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自的内涵及目的。2、材料题:(1)该学校主要遵循了哪一种的德育规律。(2)结合材料论述遵循该德育规律的要求。3、《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 这段话中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确定了怎样的观念,在教育评价中如何处理关注目标和关注价值的关系。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请问这里讲述的是学习中的哪种现象,并解释这一现象的基础上

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2022 年 湖南 师范 大学 333 教育 综合 考研 真题 一 、 名词 解释 1 . 锁 院 制 2 . 京师 大学 堂 3 . 《 费舍 教育 法 》 4 . 泛 爱 主义 教育 5 . 先行 组织 者 6 . 教育 评价 中 如何 处理 酝酿 效应 二 、 简答 题 : 共 8 小 题 , 每 题 10 分 , 共 80 分 。 1 . 简述 黄宗義 “ 公 其 是非 于 学校 ” 的 教育 主张 2 . 简述 壬子 癸丑 学制 的 主要 内容 3 . 筒 述 彼得 一世 的 教育 改革 及其 影响 4 . 简述 终身 教育 思潮 的 教育 主张 及其 现实 意义 三 、 材料 分析 题 : 共 2 小 题 , 共 45 分 。 1 . 筒 述 马克思 主义 生产 劳动 与 教育 相 结合 和 教育 与 生产 劳动 相 结合 的 各自 内涵 与 目的 2 . 材料 : 传统 文化 教育 ( 1 ) 该 学校 主要 谭 循 了 哪 一 条 德育 规律 ? ( 2 ) 结合 材料 谈谈 遵循 这 一 德育 规律 的 基本 要求 。 3 . 该 材料 为 中 小学 教育 评价 改革 树立 了 怎样 的 观念 ? 如何 处理 教育 评价 中 “ 关注 目标 ” 与 “ 关注 价值 ” 的 关系 ? 4 . “ 不 愤 不 启 , 不 悱 不 发 , 举 一隅 不 以 三隅 反 . 则 不复 也 。 ” 体现 了 学习 中 的 什么 现象 ? 并 在 解释 这 一 现象 的 基础 上 谈谈 如何 在 教学 中 促进 这 一 现象 的 发生 ?

湖南师范大学2010-2022年3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

湖南 师范 大学 2010 年 333 教育 综合 真题 一 、 名词 解释 1 . 学习 定势 2 . 替代 强化 3 . 文纳特卡 计划 4 . 《 国防 教育 法 》 5 . 有教无类 6 . 苏 湖 教法 二 、 简答 题 1 . 简述 影响 人 发展 的 基本 因素 。 2 . 简述 现代 教师 的 基本 素养 。 3 . 简述 教育 目的 的 层次 结构 和 内部 结构 。 4 . 例 举 中 小学 德育 工作 中 五 个 方面 的 问题 。 三 、 分析 论述 题 1 . 试 联系 实际 谈谈 “ 动机 与 学习 的 关系 ” 对 教育 的 启示 。 2 . 卢梭 的 自然 主义 教育 理论 及其 影响 。 3 . 简要 论述 我国 学校 教育 发展 的 历史 过程 与 值得 借鉴 的 经验 教训 。 4 . 阅读 下面 的 资料 , 根据 你 所 看到 的 中 小学 教学 实际 情况 , 结合 所 学 的 教学 理论 , 概括 出 教学 实践 活动 中 存在 的 一个 主要 问题 , 并 分析 其 两 个 方面 的 主要 原因 , 提出 解决 这 一 问题 的 两 条 思路 或 两 个 对策 。 总之 , 把 丰富 复杂 , 变动不居 的 课堂 教学 过程 简括 为 特殊 的 认识 活动 , 把 它 从 整体 的 生命 活动 中 抽象 、 隔离 出来 , 是 传统 课堂 教学 观 的 最 根本 缺陷 。 它 既 忽视 了 作为 独立 个体 , 处于 不同 状态 的 教师 与 学生 , 在 课堂 教学 过程 中 的 多种 需要 与 潜在 能力 , 又 忽视 了 作为 共同 活动 体 的 师生 群体 , 在 课堂 教学 活动 中 多边 多重 、 多种 形式 的 交互 作用 和 创造 能力 , 这 是 忽视 课堂 教学 过程 中人 的 因素 之 突出 表现 。 它 使 课堂 教学 变 得 机械 、 沉闷 和 程 式 化 , 缺乏 生气 与 乐趣 , 缺乏 对 智慧 的 挑战 和 对 好奇 的 刺激 , 使 师生 的 生命 力 在 课堂 中得 不 到 充分 发挥 , 进而 使 教学 本身 也 成为 导致 学生 厌学 、 教师 厌 教 的 因素 、 连 传统 课堂 教学 视 为 最 主要 的 认识 性 任务 也 不 可能 得到 完全 有效 地 实现 。 ( 摘自 叶澜 的 《 让 课堂 焕发 出 生命 的 活力 》 一文 ) 湖南 师范 大学 2011 年 333 教育 综合 真题 一 、 名词 解释 1 . 学习 迁移 2 . 元 认知 3 . 道尔顿 制 4 . 四 段 教学 法 5 . 监生 历 事 制 6 . 六艺 二 、 简答 题 1 . 简述 现代 教师 的 基本 素养 。 2 . 教学 过程 中 应当 处理 的 基本 关系 是 哪些 ? 三 、 论述 题 1 . 试析 奥苏贝尔 意义 学习 及其 对 课堂 教授 教学 的 启示 。 2 . 试 述 夸美纽斯 在 教育 史 上 的 地位 。 3 . 简要 比较 儒 墨 两 家 教育 思想 的 异同 。 4 . 有 人 说 , 现代 的 青年 是 垮 掉 的 一代 ; 有 人 则 说 , 不 ! 现在 的 青年 一代 是 生气 勃勃 、 大有 希望 的 一代 。 请 说说 你 的 看法 , 并 论述 当前 德育 应该 坚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333考研历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

湖南 师范 大学 333 教育 综合 考研 试题 一 、 名词 解释 ( 每 小 题 5 分 , 共 30 分 ) 1 . 监生 历 事 制度 2 . 化 农民 与 农民 化 3 . 绅士 教育 4 . 中 世纪 大学 5 . 上位 学习 6 . 成就 动机 二 、 简答 题 ( 每 小 题 10 分 , 共 40 分 ) 1 . 学记 中 的 教育 教学 原则 。 2 . 蔡元培 改革 北大 的 方法 。 3 . 斯宾塞 的 生活 准备 说 。 4 . 杜威 的 教育 目的 论 。 三 、 叙述 题 ( 每 小 题 20 分 , 共 80 分 ) 1 . 试 述 个人 身心 发展 的 规律 ? 教学 如何 遵照 这些 规律 ? 2 . 什么 是 班 集体 ? 培养 班 集体 的 具体 办法 ? 3 . 小强 因 协助 同窗 伸张 正义 而 与其 别人 打架 , 对 小强 的 行为 教师 采用 温和 的 教育 办法 , 必定 他 的 正义 行为 , 同时 引导 小强 要 将 正义 和 爱心 转化 为 学习 的 动力 。 教师 的 做法 体现 了 哪个 德育 原则 ? 如何 贯彻 这 一 原则 ? 4 . 学习 方略 教学 过程 中 应 遵照 的 规定 与 原则 ? 333 教育 综合 考研 试题 一 、 名词 解释 ( 每 小 题 5 分 , 共 30 分 ) 1 . 《 劝学 篇 》 2 . 六艺 3 . 苏格拉底法 4 . 《 国家 在 危机 中 : 教育 改革 势在必行 》 5 . 资源 管理 方略 6 . 错误 概念 二 、 简答 题 ( 每 小 题 10 分 , 共 40 分 ) 1 . 简述 孔子 的 教学 原则 。 2 . 简述 我国 20 世纪 二 三 十 年代 的 教育 思潮 。 3 . 简述 夸美纽斯 的 泛 智 理论 。 4 . 简述 《 1944 年 教育 法 》 。 三 、 叙述 题 ( 每 小 题 20 分 , 共 80 分 ) 1 . 试 叙述 人 的 发展 的 特点 及其 对 教育 的 启示 。 2 . 试 叙述 教学 过程 中 直接 经验 与 间接 经验 的 关系 。 3 . 案例 。 请 回答 : 教师 在 哪些 方面 不 能 被 人工 智能 所 取代 ? 在 哪些 方面 能 被 人工 智能 取代 ? 4 . 心理 学 家 德西 1971 年 做 了 一 项 出名 的 心理 实验 ( 实验 : 一 组 有 奖励 , 不 继续 学习 ; 一 组 无 奖励 , 继续 学习 ) ( 1 ) 从 该 实验 成果 来 看 , 为 什么 奖励 组 学生 反而 会 减少 参加 这次 活动 的 爱好 ? ( 2 ) 这 启示 我们 , 在 教育 过程 中 教师 应 如何 运用 奖励 ?

湖南师大333真题及答案

科目 名称 : 《 教育 学 原理 》 《 中国 教育 史 》 《 外国 教育 史 》 《 教育 心理 学 》 一 、 名词 解释 1 . 教育 2 . 学制 3 . 苏格拉底法 4 . 教育 性 教学 5 . 有 意义 学习 二 、 简答 题 1 . 简述 现代 教育 的 特点 。 2 . 简述 社会 本位 论 的 基本 观点 。 3 . 简述 夸美纽斯 的 教育 适应 自然 原则 。 4 . 简述 杜威 的 教育 本质 论 。 5 . 简述 奥苏贝尔 有 意义 学习 的 条件 。 三 、 论述 题 1 . 论述 赫尔巴特 的 教学 形式 阶段 理论 。 2 . 论述 教育 与 政治 经济 制度 的 关系 。 3 . 论述 教师 的 职业 素养 。 4 . 论述 科尔伯格 的 道德 发展 阶段 理论 。 5 . 论述 建构 主义 学习 理论 的 知识 观 、 学生 观 、 学习 观 。 四 、 材料 分析 题 根据 材料 分析 教育 与 文化 的 关系 。 五 、 案例 分析 题 根据 案例 分析 德育 原则 和 方法 。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 师范 大学 2023 年 硕士 研究 生 入学 考试 初试 自 命题 科目 试题 册 业务 课 代码 : 333 业务 课 名称 : 教育 综合 满分 : 150 分 考试 时间 : 3 小时 考生 须知 : 1 . 答案 必须 写 在 答题 纸 上 , 写 在 其他 纸 上 无效 。 2 . 答题 时 必须 使用 蓝 、 黑色 墨水 笔 或 圆珠 笔 作答 , 用 其他 答题 不 给 分 , 不得 使用 涂改 液 。 一 、 名词 解释 ( 共 6 小 题 , 每 小 题 5 分 , 共 30 分 ) 1 . 稷 下 学宫 稷 下 学宫 是 战国 时代 齐 政权 所 创建 的 一 所 著名 学府 , 因 其 建于 齐国 都城 临淄 城西 的 稷 门 附近 而 得名 。 稷 下 学宫 是 官家 主办 , 私家 主持 的 特殊 形式 的 学校 , 是 集 讲学 、 著述 、 育才 活动 为 一体 并 兼 有 咨 政 议政 作用 的 高等 学府 , 也 是 战国 百家争鸣 的 中心 与 缩影 。 稷 下 学宫 的 办学 特点 包括 : “ 不 治 而 议论 ” 、 学术 自由 、 待遇 优厚 等 。 稷 下 学宫 促进 了 战国 时期 思想 学术 的 发展 , 显示 了 中国 古代 士人 的 独立 性 和 创造 精神 , 并且 创造 了 一个 出色 的 教育 典范 。 科目 : 《 中国 教育 史 》 难度 : 2 星 答案 来源 : 《 背诵 版 》 专题 3 第 3 节 考点 1 ; 《 必 背 200 题 》 第 31 题 。 2 . 1922 年 新 学制 1922 年 全国 开始 实行 新 学制 , 这 个 学制 被 称为 “ 新 学制 ” 、 “ 壬戌 学制 ” , 又 称为 “ 六 三 三 学制 ” 。 新 学制 以 儿童 身心 发展 规律 为 依据 , 采用 “ 六 三 三 ” 分 段 标准 , 将 学制 划分 为 三 段 , 初等 教育 、 中等 教育 、 高等 教育 。 横向 看 , 与 中学 平行 的 有 师范 学校 和 职业 学校 。 壬戌 学制 第 一 次 依据 我国 学龄 儿童 的 身心 发展 规律 划分 教育 阶段 ; 初等 教育 缩短 小学 年限 , 更加 务实 合理 , 利于 普及 ; 高等 教育 缩短 年限 , 取消 大学 预科 , 有利 于 大学 进行 专门 教育 和 科学 研究 等 。 科目 : 《 中国 教育 史 》 难度 : 3 星 答案 来源 : 《 背诵 版 》 专题 3 第 13 节 考点 4 ; 《 必 背 200 题 》 第 47 题 。 3 . 昆 体 良 昆 体 良 是 古 罗马 著名 教育 家 , 代表 作 《 雄辩 术 原理 》 。 昆 体 良 高度 评价 教育 在 人 的 形成 中 的 巨大 作用 , 认为 教育 要 培养 善良 而 精 于 雄辩 术 的 人 ; 认为 学校 教育 优于 家庭 教育 ; 重视 学前 教育 。 实行 集体 教学 的 组织 形式 , 形成 班级 授课 制 的 萌芽 ; 认为 专业 知识 应该 建立 在 广博 的 普通 知识 的 基础 上 ; 提出 启发 诱导 和 提问 解答 的 教学 方法 ; 教学 原则 遵循 劳逸结合 。 对 教师 提出 德才兼备 、 宽 严 相 济 等 要求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333教育综合考研既往真题完整版

1 . 教育 过程 应 重视 学生 自己 的 独立 发现 、 表现 和 体验 , 尊重 学生 发展 的 差异 性 , 特别 强调 这 一 观点 的 教育 学 流派 是 A . 实用 主义 教育 学 B . 文化 教育 学 C . 实验 教育 学 D . 批判 教育 学 2 . 按照 美国 教育 哲学 家 谢弗勒 对 教育 陈述 的 分类 , " 教育 是 对 人 心灵 的 陶冶 " 属于 A . 教育 的 描述 性 定义 B . 教育 的 纲领 性 定义 C . 教育 口号 D . 教育 隐喻 3 . 以下 判断 不 能 说明 教育 相对 独立 性 的 是 A . 教育 是 个体 向 社会 上层 流动 的 助推 器 B . 教育 具有 自身 的 特点 和 规律 C . 教育 发展 具有 连续 性 和 继承 性 D . 教育 具有 自我 复制 性 4 . 提出 " 只有 当 教学 走 在 学生 发展 前面 的 时候 才 是 好 的 教学 " 这 一 命题 的 教育 学 是 A . 凯洛夫 B . 赞科夫 C . 苏霍姆林斯基 D . 阿莫纳什维利 5 . 美国 教育 家 帕克 认为 , " 一切 教育 的 真正 目的 , 是 人 , 即 人 的 身体 、 思想 和 灵魂 的 和谐 发展 " 这种 教育 目的 是 属于 A . 个体 本位 论 B . 社会 本位 论 C . 文化 本位 论 D . 生活 本位 论 6 . 我国 现行 学制 是 A . 单轨 制 B . 双 轨 制 C . 三 轨 制 D . 分支 型 学制 7 . 20 世纪 60 年代 初 美国 课程 改革 的 代表 人物 布鲁纳 的 《 教育 过程 》 一 书 面世 。 下列 对 该 书 基本 主张 的 概论 中 , 不 正确 的 是 A . 强调 学术 标准 , 注重 教学 内容 的 现代 化 B . 强调 学科 基本 结构 的 学习 和 发现 教学 法 的 运用 C . 强调 中 小学 教师 和 课程 专家 在 课程 改革 中 的 作用 D . 主张 任何 学科 都 能 以 某种 方式 交给 任何 年龄 阶段 的 任何 儿童 8 . 倾向 于 废除 直接 教学 , 废除 考试 的 教学 课程 流派 是 A . 行为 主义 教学 理论 B . 认知 主义 教学 理论 C . 人本 主义 教学 理论 D . 建构 主义 教学 理论 9 . 体谅 模式 使用 诸如 " 有 人 在 乘车 时 不停 的 跟 司机 说 笑话 , 接着 可能 发生 什么 ? " 之 类 的 人际 互动 情境 问题 , 组织 学生 交流 经验 , 续写 故事 活 画 连环 画 , 分组 合作 编写 和 表演 情景 剧 , 其 直接 目的 在于 引导 学生 A . 置身事外 , 从 旁观 者 的 立场 客观 评价 他人 的 处境 和 需求 B . 设身处地 , 丛 参与 者 的 立场 感受 他人 的 处境 和 需求 C . 设身处地 , 丛 参与 者 的 立场 预估 人际 行为 后果 D . 置身事外 , 从 旁观 者 的 立场 估计 人际 行为 后果 10 . 某 校 在 实施 一 项 帮助 问题 学生 的 特殊 教育 计划 时 , 泄露 了 一些 学生 的 家庭 困难 和 个人 生理 缺陷 等 信息 , 导致 这些 学生 的 尴尬 和 不安 , 甚至 有 学生 再也 不 愿意 上学 , 根据 联合国 《 儿

333教育综合历年考试真题整理(总6页)

333 教育 综合 历年 考试 真题 整理 一 、 、 名词 解释 1 、 学校 教育 2 、 教育 目的 的 社会 本位 论 、 3 、 苏格拉底 法 4 、 贝尔 - 兰卡 斯特 制 5 、 教学 做 合一 6 、 《 学记 》 7 、 班级 授课 制 8 、 学制 9 、 教育 目的 10 、 学科 课程 11 、 德育 12 、 高原 现象 一 、 简答 题 1 、 简述 教育 的 相对 独立 性 2 、 影响 问题 解决 的 主要 因素 有 哪些 ? 3 、 简述 书院 教育 的 特点 4 、 简要 评述 孔子 的 道德 教育 思想 5 、 简述 我国 科举 制度 的 主要 特点 及其 对 教育 的 影响 6 、 简述 文艺 复兴 时期 人文 主义 教育 的 主要 特征 及其 对 教育 的 贡献 7 、 简述 启发 教学 原则 的 含义 及其 贯彻 这 一 原则 的 基本 要求 8 、 简述 马斯洛 的 需要 层次 理论 三 、 论述 题 1 、 如何 正确 理解 掌握 知识 与 发展 智力 的 关系 ? 2 、 自古 而 来 , 对 教师 的 角色 有 许多 隐喻 , 如 “ 教师 是 蜡烛 , 燃烧 自己 照亮 别人 ” “ 教师 是 人类 灵魂 的 工程师 , 塑造 着 学生 的 精神 世界 ” 等等 。 请 从 “ 蜡烛 论 ” 和 “ 工程师 论 ” 中 任选 一个 教师 角色 的 隐喻 分析 其 蕴涵 的 意义 。 3 、 试 述 建构 主义 学习 理论 的 基本 观点 。 4 、 论述 赫尔巴特 的 教育 性 教学 理论 。 5 、 试 述 陶行知 的 生活 教育 理论 。 6 、 评述 杜威 的 儿童 中心 论 的 主要 观点 7 、 结合 实际 , 谈谈 如何 利用 注意 的 规律 组织 课堂 教学 8 、 请 联系 实际 谈谈 在 教师 专业 化 要求 的 背景 下 , 教师 应 具备 怎样 的 职业 素质 ? 教育 学 历年 真题 一 、 名词 解释 1 、 和谐 教育 2 、 合作 学习 3 、 专业 性 教学 行为 分析 4 、 班级 管理 目标 5 、 教育 评价 6 、 学习 化 社会 7 、 教师 专业 发展 8 、 程序 教学 9 、 教学 行为 10 、 班级 文化 11 、 知识 经济 12 、 儿童 中心 主义 课程 理论 13 、 教学 策略 14 、 生活 德育 15 、 班级 管理 16 、 学校 教育 制度 17 、 道德 18 、 教学 策略 19 、 教师 文化 20 、 终身 教育 21 、 教育 目的 22 、 义务 教育 23 、 程序 教学 24 、 美育 25 、 教育 机智 26 、 《 大 教学 论 》 27 、 最近 发展 区 28 、 癸卯 学制 29 、 形势 教育 论 30 、 产婆 术 31 、 心理 过程 32 、 想象 33 、 智商 34 、 观察 35 、 “ 皮格 马利翁 ” 效应 36 、 归因 37 、 诱导 运动 38 、 创造 想象 39 、 流体 智力 40 、 激情 41 、 感觉 的 适应

(完整版)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19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19考研真题试卷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他笔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监生历事制度2.“化农民”与“农民化”3.绅士教育A.中世纪大学5.上位学习6.成就动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学记》中的教育教学原则。2.简述蔡元培对北京大学全面改革的主要措施。3.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观。4.简述斯宾塞的生活准备说。三、分析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如何根据这些规律来展开?2.什么是班集体?论述班集体培养的主要方法。3.阅读下面的材料:学生小强与其他班同学打架。班主任林老师得知后,首先向小强和其他同学了解打架原因,原来是那位同学欺负小强班上的同学,小强“路见不平,出手打架”。林老师肯定了小强具有正义之心和对同学的关爱之心,但林老师也告诫小强,同学间有矛盾,靠打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打架是学校明令禁止的行为。希望小强把他的正义之心、关爱之心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0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0考研真题试卷

2020 年 湖南 师范 大学 教育 综合 考研 真题 一 、 名词 解释 1 、 劝学 篇 2 、 六艺 3 、 苏格拉底 法 4 、 《 国家 在 危机 中 : 教育 改革 势在必行 》 5 、 资源 管理 策略 6 、 错误 概念 二 、 简答 题 1 、 孔子 的 教学 原则 2 、 我国 20 世纪 二 三 十 年代 教育 思潮 3 、 夸美纽斯 的 泛 智 理论 4 、 《 1944 教育 法 》 三 、 分析 论述 题 1 、 试 论述 人 的 发展 的 特点 及其 对 教育 的 启示 2 、 试 论述 直接 经验 间接 经验 的 关系 3 、 教师 和 人工 智能 4 、 ( 实验 : 一 组 有 奖励 , 不 继续 学习 , 一 组 无 奖励 , 继续 学习 ) ( 1 ) 试 分析 其 原因 ( 2 ) 谈谈 在 教学 中 如何 运用 奖励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1年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1年考研真题试卷

湖南 师范 大学 2021 年 攻读 硕士 学位 研究 生 入学 考试 试题 科目 代码 : 333 考生 须知 全部 答案 一律 写 在 答题 纸 科目 名称 : 教育 综合 上 , 答 在 试题 纸 上 的 不 计分 ! 答题 要 写 清 题号 , 不必 抄 题 。 考试 时间 : 2020 年 12 月 26 上午 一 、 名词 解释 ( 每 题 5 分 , 共 30 分 ) 1 . 期 会 2 . 积分 法 3 . 理想 国 4 . 新 教育 运动 5 . 期望 理论 6 . 有 意义 的 接受 学习 二 、 简答 题 ( 每 题 10 分 , 共 40 分 ) 1 . 简述 荀子 学习 过程 思想 的 主要 内容 。 2 . 简述 陶行知 “ 六 大 解放 ” 的 主要 内容 。 3 . 简述 福禄贝尔 在 教育 史 上 的 地位 。 4 . 简述 英国 《 1988 年 教育 改革 法 》 的 内容 和 影响 。 三 、 论述 题 ( 每 小 题 20 分 , 共 80 分 ) 1 . 论述 传授 - 接受 教学 中 学习 掌握 知识 的 基本 阶段 。 2 . 论述 德育 方法 中 情景 陶冶 法 的 基本 内涵 和 运用 要求 。 3 . 结合 材料 分析 新 时代 教师 应该 具有 哪些 素养 。 4 . 论述 建构 主义 学习 观 。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题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5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2022考研真题试卷

精品
PDF120.2KB 2
1/2
展开阅读剩余1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