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解析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解析在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直接法下,大部分教材上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时都给出下列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票据贴现的利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减少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但教材中对于上述两个公式的原理却没有进行讲解。对于初学者而言,必须记住这些公式才能编制出现金流量表。但由于不理解该公式的原理,记忆较难。笔者通过分析其原理,总结出一些规律,从而减小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难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