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数 学 注意事项: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请将姓名、班级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50分; 5.考试结束后,只收取答题卡,试题卷请自己保存.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A.270° B.135° C.90° D.315° 2.在Rt△ABC中,∠C=90°,∠B=30°,斜边AB的长为2 cm,则AC长为 A.4 cm B.2 cm C.1 cm D.0.5 cm 3.在Rt△ABC中,AB为斜边,且AB27 ,则AB 2BC 2AC 2的值是 A.7 B.14 C.21 D.49 4.如图,长方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 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A.2.5 B.22 C.3 D.5 B (第1题图) (第4题图) 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 A.90° B.60° C.45° D.30° 6.如图,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能使△ABD≌△ACD成立的条件是 A . AB = AC B.∠BAC=90° C . BD = AC D.∠B=45° 7.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8.如图,已知Rt△ABC的两直角边AC=5,BC=12,D是BC上一点,AD是∠BAC的 平分线,则CD的长为 10 8 11 A. B C. D.3 3.3 3 A C B D C C D B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 线上) A 9.如图,在△ABC中,∠B=∠C,AD⊥BC, 垂足为D,E是AC的中点.若DE=5,则 B D C AB的长为________. (第9题图) 10.小东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2m,当他把绳子的下 端拉开8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________. 11.顶角为150°,腰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 12.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①DE=AC; _②DE⊥AC;③∠CAB=30°;④∠EAF=∠ADE.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 13.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 _为________. 14.如图,△ABC中,有一点P在AC上移动.若AB=AC=5,BC=6,则AP+BP+CP的 _最小值为________. E A A D B l B C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按要求用尺规作图: 如图所示,在△ABC内部,求作一点D,使得D点到AB边和BC边的距离相等,并 且到B点和C点距离也相等.(不要求写作法,但必须保留作图痕迹). 16.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 连接BD,求BD的长. 17.如图,AC⊥CB,DB⊥CB,AB=DC.求证:∠ABD=∠ACD. A A D B C B C E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如图,上午8时,一条轮船从海岛A 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 到达海岛B 处,从A、 B 望灯塔C,测得∠NAC=30°,∠NBC=60°,问以同样的速 度继续前行,则上午何时轮船与灯塔C距离最近. N C A D B C B A 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3页(共8页)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9.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30°,E是BC边的中点,BF∥AC, B F EF ∥ AB , EF = 4 cm. (1)求∠F的度数; (2)求AC的长. A C (第19题图) 20.已知: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F为CD的中点,E是BC上一点,且 F B E C (第20题图) 五、解答题(本题满分12分) 21.已知:如图,△ABC是边长3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 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当点P到达点B时,P、Q 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A (1)当t为何值时,△PBQ是等边三角形? (2)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B Q C (第21题图) 六、解答题(本题满分14分) 22.如图所示,AD∥BC,AB=BD=BC =2,CD=1. (1)求△BCD的面积; (2)求AC的长. D B C (第22题图)

猜你喜欢
4.2万次浏览
8315人收藏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数学注意事项: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请将姓名、班级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50分;考试结束后,只收取答题卡,试题卷请自己保存.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A.270°B.135°C.90°D.315°2.在RtABC中,C90°,B30°,斜边AB的长为2 cm,则AC长为A. 0.5 cm 3.在RtABC中,AB为斜边,且72AB,则222ACBCAB的值是A.14 C.21 D.49 4.如图,长方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A.2.5 B.22C. 5 BBC1A20123-1-2AC数学单元测试卷第1页(共8页)(第1题图)(第4题图)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试卷及答案(全套)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试卷及答案(全套)

(a<0,b<0).其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2.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15 B.0.5 C.5 D.52 3.若二次根式2+6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12÷3=2 B.5 3×5 2=5 6 C.3+2=5 D.8-2=2 5.若a,b都是实数,b=-3+3+8,则ab+1的平方根为()A.±5 B.-5 C.5 D.±1 6.11的整数部分是x,小数部分是y,则y(x+11)的值为()A.3-11 B.9-311 C.-2 D.2 7.若18+22+2=10,则x的值等于()A.4 B.±4 C.2 D.±2(-1)28.若x<1,且y=-1+3,则y3÷1×1的值是()A.13 3 B.43 C.163 D.643 9.甲、乙两人计算a+12+2的值,当a=5时得到不同的答案,甲的解答是a+12+2=a+(1-)2=a+1-a=1;乙的解答是a+12+2=a+(-1)2=a+a-1=2a-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都对B.甲、乙都错C.甲对,乙错D.甲错,乙对10.对于任意的正数m,n,定义运算:mn={-(),+(<).计算(32)×(812)的结果为()A.2-46 B.2 C.25 D.2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计算65-1015的结果是.12.若45与最简二次根式2-1可以合并,则a=.13.若实数x,y,z满足-3+(y+2)2++6=0,则xyz的值是.1 ·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RJ)版14.规定运算:ab=|a-b|,其中a,b为实数,则73+7=.15.若0<a<1,a+1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40°八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1.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10.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2cm,2cm,4cm B.3cm,8cm,3cm C.3cm,4cm,6cm D.5cm,4cm,4cmA.a+3b+3 B.2a2b C. ab02.不等式2x+30的最小整数解是()二、填空题A. 211.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是3.若点P(1-m,2m-4)在第四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 1m2 C. m24.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12.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由ab得ac2bc2 B.由ac2bc2得ab13.如图,数轴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由-a2得a2 D.由2x+1x得x114.如图,直线y1=x+b与y2=kx1相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1,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5.如图,直线y=kx+b与坐标轴的两交点分别为A(2,0)和B(0,-3),则不等式kx+b+30的解为( x21的解集.第5题图第6题图第9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若AE=3,ADC的周长为8,则ABC的周长为.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三、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初中第二教研片区期末联考八年级下数学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若分式\frac {x2-1}{x-1}的值为0,则x的值为()A.1B.-1C.±1D.22.已知反比例函数y= \frac {2}{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图象必经过点(1,2)B.y随x的增大而减少C.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D.若x>1,则y<2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A.10cmB.3cmC.4cmD.5cm4.如图所示,有一张一个角为60^{\circ}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后,能拼成的四边形是()A.邻边不等的矩形B.等腰梯形C.有一角是锐角的菱形D.正方形不60^{\circ}5.反比例函数y= \frac {k}{x}(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是图象上一点,MP垂直x轴于点P,如果MOP的面积为1,那么k的值是()A.1B.2C.4D.\sqrt {2}第4题图yM第5题图6.某企业1~5月份利润的变化情况图所示,以下说法与图中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A)1^{\circ}2月份利润的增长快于2~3月份利润的增长B)1^{\circ}4月份利润的极差与1~5月份利润的极差不同C)1^{\circ}5月
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班级_得分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2<b-2B、 \frac {a}{2}< \frac {b}{2}C、-2a<-2bD、-a>-b2、如果x-1是负数,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0D、x>03、不等式组\cases {x+1 \le 0 \cr -x>0}的解集为()A、x<-1B、x<0C、-1 \le x<0D、x \le -14、方程\frac {4}{x-1}=1的解是()A、x=1B、x=3C、x=5D、x=75、下列各式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的是()A、(y-1)(y+1)=y^{2}-1B、x^{2}y+xy^{2}-1=xy(x+y)-1C、(x-2)(x-3)=(3-x)(2-x)D、x^{2}-4x+4=(x-2)^{2}6、计算2^{2004}+(-2)^{2003}的结果是()A、2^{2004}B、-2^{2004}C、2^{2003}D、-2^{2003}7、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x^{2}-xy+y^{2}B、x^{2}+2xy-y^{2}C、-x^{2}+2xy-y^{2}D、x^{2}+xy+y^{2}8、当x为任意实数时,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A、 \frac {1}{x^{2}-2}B、 \frac {1}{x^{2}+1}C、 \frac {1}{ \mid x \mid }D、 \frac {1}{x+2}9、当x=-2时,分式\frac {1}{1+x}的值为()A、1C、2D、-210、小明在抄分解因式的题目时,不小心漏抄了x的指数,他只知道该数为不大于10的正整数,并且能利用平方差公式分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人教版)——第一章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人教版)第一章二次根式一、选择题1、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2、计算的结果是()A.±4 B.2 C.4 D.8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 B.32=1 C.=7 D.=4、若,则xy的值是()A.8 B.8 C.5 D.65、小明在计算时遇到以下情况,其中结果正确的是()A.B.C.D.6、二次根式合并后结果是,则字母a的值是()A.2 B.8 C.12 D.18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ab9、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简化的结果是0第九题()A.ba B.ab C.ab D.ba10、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点P(m,n)坐标系中的位置为()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11、当a=2时,二次根式的值是_。12、化简_。13、计算_。1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_。15、化简_。a16、如图,化简_。0第16题17、观察分析,探求规律,然后填空:,_(请在横线上填上第50个数)18、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是_。三、解答题19、化简:(1)(2)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理解: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得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称这条射线为这个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5)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第十二章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1)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2)对称轴示 只有一条>B(1)轴对称是指(两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必须涉及(两个)图形;(2)只有(--条)对称轴.区别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拼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联系4.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与X轴或Y轴平行的直线的两个点横(纵)坐标的关系;关于与直线X=C或Y=C对称的坐标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x,-y)\ _.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x,y)\ _.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理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线就可以推知另两线。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circ},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第十三章实数知识要点归纳 实数的分类:正整数整数零有理数负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小数1.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数轴:规定了_、_和_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重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3、相反数与倒数;\mid a \mid = \cases {a(a>0)\cr 0(a=0)\cr -a(a<0)}4、绝对值5、近似数与有效数字;6、科学记数法7、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8、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零,则这几个数都等于零。

初二数学知识点大全

于是有:a2-b2=(a+b)(a-b)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二)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1)式子:a2-b2=(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四)完全平方公式(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项数:三项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4)完全平方

初二数学试卷

姓名_ _16、在RtABC中,斜边AB=2,则AB2+BC2+CA2=_.17、已知|xy25|与z210z25互为相反数,则以x、y、z一、填空: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3,则第三边为;2、(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为;为三边的三角形是_ 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为;18、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先将直角3、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该三角形的底角为;4、已知等腰ABC中,AB=AC,D是BC边上一点,连接AD,若ACD和AB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是;5、的平方根_ _,0.0256的算术平方根_ _,4的平方根_ _;.6、求下列各式的值:= = =.= = =.边AC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二、选择:1、等腰三角形周长是29,其中一边是7,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A)15(B)15或7(C)7(D)112、在ABC中,ABAC,BD平分ABC,若BDC75°,则A的度数为 A)30°(B)40°(C)45 °(D)60°3、如图,小亮用六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拼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测试题.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测试题.doc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A.40°B.50°C.60°D.100°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8cm 和4cm,那么它的周长是()A.12cm B.16cm C.16cm或20cm D.20cm3.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a不垂直于c B.a, b 都不垂直于cC.a与b相交D.ab4.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3B.1 , 2,C.6, 7, 8 D.2, 3, 45.如图, 直线ab, 直线l与a, b分别相交于A, B两点, 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交直线b于点C,若1=58°,则2的度数为()A.58°B.42°C.32°D.28°6.如图, 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 AD=3, 则BC的长为()A.5 B.6 C.8 D.107.如图, 在ABC中, C=90°, B=30°, 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于点E,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D=30°B.AD=BD C.BE=2CD D.CD=ED8.如图, 点D, E分别在线段AB, AC上, 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原创力文档)下载高清无水印A.B=C B.AD=AE C.BD=CE D.BE=CD12AB9.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

初二数学全部知识点

初二数学全部知识点初二数学全套知识点总结1一、定义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3、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4、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5、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6、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7、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二、重点1、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3、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每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4、当被平方数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三位,它的立

初二数学人教版

关注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核心思想的巩固和提高。复习应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材中寻找考题的“影子”。历来考试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是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复习时,应多从课本中取材,并适当对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等,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不断设置新的教学情境和复习内容。第13章《实数》基础篇近年中考考查实数内容的题型较多,多以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还有判断、比较大小、求绝对值等题型也比较常见.重点考查: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的掌握情况.实数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实数运算等内容.利用数轴,靠直观判断给出实数的特点,进行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注意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应变能力,掌握数学方法。复习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复习的角度要从终结性教学逐步转向过程性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实数运算的灵活变通:1、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新运算法则“*”如下:当a \ge b时,a*b=b^{2};a<b时,a*b=a.则当x=2时,(1*x)= \ _.和“-”仍为实数运算中的乘号和减号)例2:同底数幂公式的灵活运用:2、若a>0且a^{x}=2,a^{y}=3,a^{x-y}的值为()4A.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D)(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下列各式中; 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个。A.1 个B.2个C.3个D.4个2、若式子有意义,则点P(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C)(D)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D)5、为实数,则的值一定是 A)整数(B)正整数(C)正数(D)负数6、下列各数中,与23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32()32()32()37、下列根式不能与合并的是()(A)、(B)、(C)、(D)、8、数轴上表示a、b两个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侧,且a在b的左侧,则()A.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8分)9、计算:= ,=。10、已知x,则x的取值范围是。1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_.12、若与的被开方数相同,则a =。13、24n是整数,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14、若,则_ ,_。15、比较大小:(1)3 2(2)三、解答题(共82分)16、计算(每题6分,共24分) 17、若a=,b=,求a2b+ab2的值.(10分)18.若x,y是实数,且,求的值。(10分)19.已知实数x,y满足,则的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13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PDF241.6KB 8
1/8
2/8
展开阅读剩余6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