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闻与传播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考研题库 内容节选⾃:进思学习⽹ 第⼀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名词解释 1符号[中南⼤学2020年研;河南⼤学2020年研;西南交⼤2019年研;复旦⼤学2018年研;北交2016年研;温州⼤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学2014年研;华东师⼤2014年研;南京⼤学2013年研;华农2010年研] 答:符号是指⽤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向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们约定俗成的⼀种联系。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般是辞典意义和⼀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群体中形成的。③发展性。⼈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符号可以分为语⾔符号和⾮语⾔符号。语⾔符号⼜分为有声语⾔符号(⼝语)和⽆声语⾔符号(书⾯语);⽽⾮语⾔符号⼜分为动态、静态的视觉型语⾔符号和包括类语⾔及其他声⾳符号的听觉型⾮语⾔符号。 2乔治·赫伯特·⽶德[电⼦科⼤2013年研;中国传媒⼤学2012年研] 答:乔治·赫伯特·⽶德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理学家及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符号互动论和“主我与客我”理论。⽶德认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发⽣,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们⽤于交流的符号及⼈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类⾏为。⽶德在研究⼈的内省活动时发现,⾃我意识对⼈的⾏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的两个⽅⾯:作为意愿和⾏为主体的“主我”(I)和作为他⼈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的⾃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3意义[西北⼤学2015年研;华农2010年研] 答:意义是指⼈对⾃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的范畴涵盖了⼈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在⼈类的社会⽣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与⼈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意义活动是⼈类最基本的活动之⼀。意义本⾝是抽象的、⽆形的,但可以通过语⾔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4互⽂性[暨南⼤学2020年研;中国传媒⼤学2013年研] 答:互⽂性,⼜称“⽂本间性”或“互⽂本性”,这⼀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书中提出。她认为,“任何作品的本⽂都是像许多⾏⽂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都是其他本⽂的吸收和转化。”每⼀个⽂本都是其他⽂本的镜⼦,每⼀⽂本都是对其他⽂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个潜⼒⽆限的开放⽹络,以此构成⽂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开放体系和⽂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其继承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主义的传统,强调⽂本本⾝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5反馈[中南⼤学2022、2020年研;湖北⼤学2017年研;南京理⼯2010年研] 答: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6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上海交⼤2017年研]、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上海⼤学2020、2016年研;⾸都师⼤2013年 研;复旦⼤学2012年研;北师2010年研;上海财⼤2010年研] 答:“5W模式”是指美国学者拉斯韦尔1948年在其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按照⼀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并且形成了后来被⼈们称为“5W模 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和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该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模式第⼀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勾勒出了⼤众传播学研究的五⼤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该模式属于⼀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条反馈渠道,因⽽,这个模式没有揭⽰⼈ 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条反馈渠道,因⽽,这个模式没有揭⽰⼈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7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学2007年研] 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分别是⼤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众传媒与⼀定的信源相联系,⼜通过⼤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的社会群体。该模式在⼀定程度上揭⽰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8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清华⼤学2017年研;中国传媒⼤学2015年研] 答: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是指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的适合于⼤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这⼀模式引⼊了⼀个第⼆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指出⼤众传播是经过选择,⽽且经若⼲阶段进⾏的,说明了⼤众传播过程中把关⼈及其多重把关性,并且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但是也存在明显不⾜:①认为三个参与者(传者、媒介、受众)之间平衡互利,整个系统完全⾃我调节,⽽事实上很少平衡;②夸⼤⼤众传播⼀体化程度,实际每⽅追求⽬标都不同;③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性。 9编码和解码[华侨⼤学2022年研;暨南⼤学2019年研;北邮2012年研;南京理⼯2011年研;北⼤2010年研;复旦⼤学2010年研] 答:编码和解码是指⼤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众传播中,这⼀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解码(decode)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10⾃我传播[⼈⼤2015年研]、内向传播[西南⼤学2016年研;中国政法2013年研]、⼈内传播[中南⼤学2022年研;华农2011年研;湖南⼤学2010年研;武汉理⼯2010年研] 答:⾃我传播,⼜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内传播,是指个⼈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体内部进⾏信息处理的活动。⾃我传播⼀般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脑活动和肌体反应等若⼲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这些环节和要素同时也是⼈的⾝体所固有的功能。⾃我传播的特点有:①传播不是孤⽴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它的输⼊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②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是积极能动的反映。④传播是其他⼀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我传播的环节,⾃我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重要的影响。 11集合⾏为[西南⼤学2020年研;西南交⼤2020年研;东华⼤学2020年研;重庆⼤学2019年研;华中师⼤2014年研;北⼯商2014年研;中⼭⼤学2013年研;华南理⼯2013年研] 答:集合⾏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的⾮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例如⽕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发集会、游⾏、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引起的抢购风潮等。集合⾏为多以群集、恐慌、流⾔、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扰和破坏。该⾏为发⽣的基本条件:①结构性压⼒;②触发性事件;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集合⾏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包括:群体暗⽰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2“镜中我”[吉林⼤学2020年研;华中师⼤2020、2018年研;⼈⼤2015年研]、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清华⼤学2009年研]答: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是指个⼈的⾏为在很⼤程度上取决于对“⾃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对⾃⼰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我”的⼀⾯镜⼦。它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书中提出的⼀个影响深远的概念。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社会化的途径,⽽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个整体的纽带。库利关⼼的焦点是⼈际传播,对⼤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 13群体规范[南京师⼤2022年研;华中师⼤2017年研;华农2010年研] 答: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内容,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经确⽴的思想、评价和⾏为的标准。⼴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个社会⾥多数成员共有的⾏为模式。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的作⽤不同,利⽤正式群体中的压⼒与⾮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可以产⽣相应的道德效应。

备考资料相关资料
4.7万次浏览
9443人收藏
2023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

2023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

2023年新闻与传播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考研题库内容节选⾃:进思学习⽹第⼀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1符号[中南⼤学2020年研;河南⼤学2020年研;西南交⼤2019年研;复旦⼤学2018年研;北交2016年研;温州⼤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学2014年研;华东师⼤2014年研;南京⼤学2013年研;华农2010年研]答:符号是指⽤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向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们约定俗成的⼀种联系。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般是辞典意义和⼀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群体中形成的。③发展性。⼈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符号可以分为语⾔符号和⾮语⾔符号。语⾔符号⼜分为有声语⾔符号(⼝语)和⽆声语⾔符号(书⾯语);⽽⾮语⾔符号⼜分为动态、静态的视觉型语⾔符号和包括类语⾔及其他声⾳符号

2023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

2023年新闻与传播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考研题库内容节选⾃:进思学习⽹第⼀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1符号[中南⼤学2020年研;河南⼤学2020年研;西南交⼤2019年研;复旦⼤学2018年研;北交2016年研;温州⼤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学2014年研;华东师⼤2014年研;南京⼤学2013年研;华农2010年研]答:符号是指⽤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向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们约定俗成的⼀种联系。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般是辞典意义和⼀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群体中形成的。③发展性。⼈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符号可以分为语⾔符号和⾮语⾔符号。语⾔符号⼜分为有声语⾔符号(⼝语)和⽆声语⾔符号(书⾯语);⽽⾮语⾔符号⼜分为动态、静态的视觉型语⾔符号和包括类语⾔及其他声⾳符号
浙江大学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Define the deepfake 2、漂绿(5分) 3、品牌定位(10分) 二、简答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灾难报道中的信息孤岛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2、简述格鲁尼格的公共关系四种模式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浙江宜传被学界誉为2022年度政务传播领域“宣传战线第一公号"【都是在夸夸的,但是没有涉及到具体内容(就是没有给具体的爆款文章等)]请以浙江宣传为例,从媒介生态、内容、语言的角度分析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创新实践。分析浙江宣传的传播创新实践(需要从媒介生态女内容、语言等角度进行作答):2、近年来,中国品牌商品出口金额整体呈上升态势,从1981年的220.07亿美元上升到2021 年的33635.02亿美元,2021年出口同比增长29.9%。(这段是品牌出海白皮书的内容)举了一些例子,shein之类的公司,中国品牌出海很简单,但关键问题是出海后应该走向何方。请你结合品牌传
复旦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复旦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复旦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程(每题5分,共20分)1.新闻来源2.华尔曲日报体3.可供性技术4.算法社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什么是品牌?品牌资产的意义是什么?2.什么是新闻背最?按其作用划分。新闻背景包含哪些类型?3.结合近些年的新冠疫情情况荷要解释们息疫情的表现,其成因,以及治理措施。三、论述题(40分)总结网络直栖流行的驱动因素,从传描学角度分祈网络宜瓣现象的传播特征,针对网络直播的问题(如流量造假、低俗暗示、诱导的费等)以及影响。讨论如何进行有效治理。四、实务写作(60分)1.消息写作:流滴同络安全(问答式政策新用)原文来自于每且经济报2.声明写作:毒天酱油双标事件
湖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湖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湖南大学202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采访提纲依据娄底的乡镇快递网点的改革问题,进行采访提纲书写二、消息改写安徽教书育人楷模:杨明生(人物消息)三、栏目策划利用湖湘文化资源策划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四、法规案例分析(只有三四行材料)网友恶言侮辱江歌母亲,因侮辱罪和诽谤罪被判刑。1.诽谤和侮辱的定义,媒介诽谤和侮辱的特征2.这件事给你带来什么警示3.如何规范互联网自媒体的新闻规范,谈谈你的看法五、媒管案例分析县级融媒体的案例“新闻+”模式1.“新闻+运营”有什么作用?2.县级融媒体新闻+运营模式的有何特色3.媒体如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
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名称: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解释性报道2.互动视频3.虚拟偶像4.全媒体记者5.浙江宣传二、简答1.谈谈“四个自信”2.简述舆情反转3.谈谈重大主题报道三、论述1.论述“国际传播”2.论述如何增加中国文化影响力四、评论1.南京幼童被打事件
新疆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新疆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1.通讯的共性2.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特点3.广告正文主要包括的内容4.融合新闻的概念二、论述题1.记者的主体意识2.结合案例论述独特销售主张的原则三、分析题1.分析两会期间《VLOG:小姐姐两会初体验》2.分析京东的广告,并谈谈对广告文案创作的认识四、应用题1.消息改写要求:600800字,用倒金字塔结构改写2.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视频广告文案写作
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简答题(每道题20分,共40分)1、简述事实核查的三种方式。2、阿尔君·阿帕杜莱提出了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景观,请简述这五个景观。 论述(每道题35分,共70分)1、丹尼尔·哈林和保罗·曼奇尼将西方国家的媒介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请简述这三种媒介体制类型。2、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许多用户上传了电影、电视剧解说等“二次创作”作品,请举例说明哪些“二次创作”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原作。 材料题(每道题40分,共40分)材料:推特标签与社会活动从2013年一个活动家写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tag后,后续边缘群体发声“黑人女性的命也是命”;2016年,tag每日推特发帖量50多万条,达到高峰。反对者发声“警察的命也是命,所有人的命都是命”。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统计发现,美国人--包括非裔美国人,对“黑人的命也是命”这一标签支持率下降。提问:标签对社会运动的作用;运动发起者和反对方如何利用标签组织活动和表达意见?
西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西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西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334(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互动视频2.传播类型3.马莱茨克传播模式4.文化变迁5.网络社会系统分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述对“我们真实的活在社会化媒体的”理解。2.作为出镜记者,你要从哪些方面收集与采访对象相关的信息。3.结合媒介实际,谈谈你对受众能动性受到挑战的理解。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国际传播困境,谈谈主流媒体应该如何展现中国“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2.“数据会说话,数据也会骗人”,谈谈数据陷阱的类型和影响。四、分析性文章(50分)网络安全与网络命运共同体
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内蒙古大学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满分值:150分)科目名称: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1.主流话语传播2.临场化新闻3.同题集中4.虚拟演播室5.互动管理二、简答题1.沉浸式新闻优缺点。2.社交媒体对新闻采访的影响。3.社会热点对舆论引导的作用。三、论述题lbs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及问题四、评论主旋律电影
郑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郑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郑州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群众办报2、中央厨房3、选择或然率4、传媒经济5、泰晤士报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石头、黏土、羊皮纸代表一种媒介,纸张又代表另一种媒介,你能联想到哪些相关理论?是谁提出的?2、《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立已过去了200多年,请你谈谈新世纪海外华文媒体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3、谈谈广告的鼓形传播模式。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习近平315讲话,817讲话等等一系列讲话当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的实践成果。2、根据Twitter被收购以及Facebook改名,谈谈未来社交媒体发展以及社会建构功能理论的展望。四、实务(共30分)材料为郑州市新闻发布会上社区书记刘红英女士关于缺席女儿成人礼不当言论。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从舆情控制的角度出发,谈谈对本次事件的看法,不少于300字。(10分)2.写一篇关于对郑州市新闻发言人刘红秀女士的
山东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山东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山东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结合冬奥会论述在国际传播中如何建构中国形象(40分)2.以微信为例,论述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交流传播特点(30分)3.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结合两种认识,谈谈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特征以及谣言治理路径(40分)4.新闻奖项获奖作品类型,结合媒体融合,谈谈内容建设目标(40分)
云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云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

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名称: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元宇宙2.《共产党》-月刊3.把关人二、简答题1.什么是精确新闻报道2.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特点?三、论述题1.针对网络“议程设置”,阐述一下该功能的作用
厦门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厦门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名词解释(5*6分=30分)1、新闻舆论四力2、广告回避3、媒介化社会4、三农短视频5.influencermarketing 简答题(3*20分=60分)1、结合数字抗疫的实例,论述数字抗疫的实践内容和社会意义。2、直播带货涌现新形态,选取一个直播带货新方式,简述策略和效果。3、数字新闻对传统新闻的挑战。 论述题(2*30分=60分)1、结合材料(康辉和刚强的vlog+新闻微博图片),请论述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叙事优势、现实意义及优化路径。2、结合案例,谈谈广告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角色、使命。
苏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苏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年考研真题试卷

2023 年 硕士 研究 生 入学 考试 试题 科目 :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一 、 名词 解释 ( 15 分 ) 1 、 《 实际 应用 新闻 学 》 2 、 马克思 主义 新闻 观 3 、 资讯 类 短 视频 二 、 简答 题 ( 30 分 ) 1 、 国际 传播 如何 树立 可信 可爱 形象 2 、 阿尔杜塞 意识 形态 理论 3 、 算法 对 新闻 生产 分发 的 影响 三 、 论述 题 ( 50 分 ) 1 、 风险 传播 下 政务 新闻 发布 会 如何 避免 二 次 危机 2 、 英文 材料 : 议程 设置 到 议程 融合 的 理论 变迁 四 、 综合 题 ( 55 分 ) 材料 : 祁连 山 开采 煤矿 , 中国 第 31 届 新闻 奖 一等 奖 作品 截图 ( 1 ) 写 一 篇 推荐 获奖 意见 , 不 超过 400 字 ( 15 分 ) ( 2 ) 谈 一 谈 我国 舆论 监督 和 西方 批评 报道 的 区别 , 不 超过 400 字 ( 15 分 ) 结合 材料 , 写 一 篇 评论 , 不 少于 800 字 ( 25 分 )

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

内容 简介 考研 真题 是 每 个 考生 复习 备考 必 不 可 少 的 资料 , 通过 研究 历年 真题 能 洞悉 考试 出题 难度 和 题型 , 了解 常 考 章节 与 重要 考点 , 有效 指明 复习 方向 。 “ 为了 帮助 参加 中国 传媒 大学 334 ”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科目 考试 的 考生 复习 备考 , 精心 编写 了 配套 辅导 用 书 ( 均 可 免费 试读 , 手机 端 及 电脑 端 均 可 同步 使用 ) : 1 . 中国 传媒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全套 资料 2 . 中国 传媒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历年 考研 真题 视频 讲解 【 9 小时 高清 视频 】 3 . 中国 传媒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题库 【 历年 真题 ( 视频 讲解 ) 参考 教材 课后 习题 章节 题库 】 4 . 胡正荣 《 传播 学 总论 》 ( 第 2 版 ) 笔记 和 考研 真题 详解 5 . 胡正荣 《 传播 学 总论 》 ( 第 2 版 ) 配套 题库 【 名校 考研 真题 ( 视频 讲解 ) 章节 题库 模拟 试题 】 6 . 罗杰斯 《 传播 学 史 : 一 种 传记 式 的 方法 》 笔记 和 考研 真题 详解 7 . 罗杰斯 《 传播 学 史 : 一 种 传记 式 的 方法 》 配套 题库 【 名校 考研 真题 ( 视频 讲解 ) 章节 题库 模拟 试题 】 8 . 郭庆光 《 传播 学 教程 》 ( 第 2 版 ) 【 教材 精讲 考研 真题 解析 】 讲义 与 视频 课程 【 20 小时 高清 视频 】 9 . 郭庆光 《 传播 学 教程 》 ( 第 2 版 ) 笔记 和 课后 习题 ( 含 考研 真题 ) 详解 [ 视频 讲解 ] 10 . 郭庆光 《 传播 学 教程 》 ( 第 2 版 ) 配套 题库 【 名校 考研 真题 ( 视频 讲解 ) 课后 习题 章节 题库 模拟 试题 】 11 . 邵培仁 《 媒介 管理 学 》 笔记 和 典型 题 详解 12 . 新闻 与 传播 硕士 《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 专业 硕士 ] 考试 专用 教材 13 . 新闻 与 传播 硕士 《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考研 题库 【 名校 考研 真题 ( 视频 讲解 ) 章节 题库 模拟 试题 】 不同 一般 意义 的 传统 图书 , 本书 是 一 种 包含 高清 视频 讲解 的 可 互动 学习 的 3D 电子 书 , “ ” “ ” “ 是 用 高清 视频 和 传统 电子 书 两 种 方式 结合 详解 中国 传媒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 综合 能力 历年 考研 真题 的 3D 电子 书 【 电子 书 高清 视频 课程 ( 9 小时 本书 提供 考研 真题 的 讲义 内容 , 同时 也 提供 了 20112014 年 考研 真题 的 高清 视频 讲解 。 “ 具体 来 说 , 本书 收录 了 中国 传媒 大学 334 ”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20112017 年 的 7 套 考研 真题 , 并 由 高分 考生 根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版面安排答:版面安排是指报纸版面的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的表现方式。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之一在于组织和安排好版面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版面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版面安排没有固定的程式,要以编排思想为依据,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经营。并充分体现编排思想,以版面需要作为调度采编的“指挥棒”,使整个采编流程围绕最终的版面成果运转,以提高报纸的质量。版面安排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是:要能表现出稿件的主次差别;充分运用好版面的空间组合;要讲求层次,避免内容之间可能由于组合而产生的矛盾和纠葛。2冲击式编排答:冲击式编排是指对视觉产生强刺激的编排方式,国外有学者称之为“拳击式示现”。主要特点是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色调浓重,醒目夺人。照片凭借鲜明夺目的色彩和极具张力的表现手法更容易形成视觉冲击,在“三步五秒”内吸引受众“眼球”,达

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Table of Contents 内容 简介 目 录 2010 年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 回忆 版 ) 及 详解 2011 年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 回忆 版 ) 及 详解 2012 年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 回忆 版 ) 及 详解 2017 年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 回忆 版 ) 及 详解 2018 年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 回忆 版 , 不 完整 ) 2019 年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内容 简介 考研 真题 是 每 个 考生 复习 备考 必 不 可 少 的 资料 , 通过 研究 历年 真题 能 洞悉 考试 出题 难 度 和 题型 , 了解 常 考 章节 与 重要 考点 , 能 有效 指明 复习 方向 。 “ 为了 帮助 参加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 考试 科目 的 考生 复习 备考 , 精心 编著 了 配套 辅导 系列 : 1 .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历年 考研 真题 汇 编 ( 含 部分 答案 ) 2 .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全套 资料 3 . 郭庆光 《 传播 学 教程 》 ( 第 2 版 ) 【 教材 精讲 + 考研 真题 解析 】 讲义 与 视频 课程 【 20 小时 高清 视频 】 4 . 郭庆光 《 传播 学 教程 》 ( 第 2 版 ) 笔记 和 课后 习题 ( 含 考研 真题 ) 详解 “ 本书 收录 了 清华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 2010 ~ 2012 、 2017 ~ 2019 年 考研 真题 ( 注意 : 部分 试题 为 回忆 版 ) , 并 提供 了 2010 ~ 2012 、 2017 及 2019 年 考研 真题 的 答案 及 详解 ( 注意 : 其他 年份 真题 均 没有 提供 答案 , 为此 我们 十分 抱 歉 ) 。 本书 历年 真题 的 答案 及 详解 由 高分 考生 根据 本 科目 考研 的 参考 教材 和 相关 教师 的 授课 讲义 等 精心 编写 而 成 , 解题 思路 清晰 、 答案 翔实 , 突出 难点 分析 , 对 常 考 知识 点 进行 了 归纳 整理 。 编辑 部 目 录 2010 年 清华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学院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 回

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

联系 电话 : ( 8 : 30 - 00 : 30 ) ( 8 : 30 - 00 : 30 ) 编辑 部 视频 讲解 教师 简介 王飞 , 北京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硕士 , 本科 就读 于 中国 传媒 大学 电视 与 新闻 学院 。 研究 方 向 为 新 媒体 环境 下 传统 媒体 转型 出路 、 新 媒体 发展 方向 、 传播 学 的 批判 学派 等 新闻 传播 学 热点 知识 。 王 老师 熟悉 北大 研究 生 入学 考试 的 命题 规律 和 重 难点 , 曾 在 多 个 大型 微 信 平台 为 报考 北大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硕士 的 考生 授课 , 为 考生 解答 常见 的 问题 和 疑惑 , 辅导 成效 显 著 。 授课 特点 : 注重 理论 与 案例 的 结合 , 重点 知识 一次 性 拓展 , 让 学生 深入 地 了解 知识 点 , 达 到 举一反三 的 效果 。 目   录 2011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 视频 讲解 ] 2012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 视频 讲解 ] 2013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 视频 讲解 ] 2014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 视频 讲解 ] 2015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2016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2017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 回忆 版 , 不 完整 ) 2011 年 北京 大学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 专业 硕士 ] 考研 真题 及 详解 [ 视频 讲解 ] 北京 大学 2011 年 硕士 研究 生 入学 考试 试题 考试 科目 : 334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综合 能力 一 、 简答 题 ( 每 题 20 分 , 共 80 分 ) 1 . 题目 是 对 沉默 的 螺旋 的 描述 , 需要 答 出 沉默 的 螺旋 这 个 理论 名称 并 进行 简述 。 2 . 论 ipad 的 诞生 , 以及 它 对 新旧 媒体 融合 之 路 的 影响 。 3 . 哪些 因素 会 影响 媒体 对 新闻 事实 的 选择 , 并 分别 举例 说明 。 4 . 为 什么 芝加哥 社会 学派 注重 议题 研究 ? 二 、 论述 题 ( 每 题 35 分 , 共 70 分 ) 1 . 分别 分析 电视 、 报纸 、 互联网 的 新闻 来源 , 并 论述 新 媒体 环境 下 , 如何 提升 媒体 的 公信 力 。 2 . 2010 年 , 智利 矿工 大营救 持续 很 多 天 , 之前 并 不算 是 媒体 谈论 的 焦点 , 后期 却 获得 了 媒体 旷日持久 的 关注 , 用 新闻 传播 理论 分析 原因 , 并 论述 我国 在 国际 新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新闻专硕)考研真题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新闻专硕)考研真题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新闻专硕)考研真题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史论)440一、名词解释1.路透社2.延安《解放日报》3.“议程设置”理论4.媒介二次伤害5.云计算二、简答1.简述美国主要的商业广播电视公司2.新闻的具体真实包括哪些内容?3.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对物的消费越来越聚焦在物的符号意义”,请解释其内涵4.简述流言、谣言通过社交网络传播扩散的过程三、论述1.试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联系和区别2.分析微博的传播特征基于“网络围观”的视角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实务)334材料是关于郑州农民韩红刚(“萝卜哥”)的相关信息,仅一篇材料,约3页B5纸,信息量足够。(材料应该是根据多篇消息摘录拼接而成的,通篇只有菜农一方的说法,内容主要有4点:1、萝卜哥卖菜难邀请市民免费拔萝卜;2、市民哄抢,将地里套种的红薯顺手牵羊,“萝卜哥”损失惨重;3、热心市民发起“爱心团购”帮“萝卜哥”卖红薯,80亩红薯一周之内售完;4、“萝卜哥”对未来的展望、对“卖菜难”问题的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_真题(含答案精品

新闻 与 传播 硕士 新闻 与 传播 专业 基础 ( 综合 ) 历年 真题 试卷 汇编 6 ( 总分 150 , 做 题 时间 150 分钟 ) 名词 解释 题 1 . 群体 传播 ( 南开 大学 2004 研 ) SSS _ TEXT _ QUSTI 分值 : 4 . 5 答案 : 群体 传播 是 指 群体 与 成员 、 成员 与 成员 问 的 传播 互动 机制 。 日本 学者 岩 原 勉 认为 : “ 群体 传播 就是 将 共同 目标 和 协作 意愿 加以 连接 和 实现 的 过程 。 ” 这 个 过程 形成 群体 意识 和 群体 结构 , 而 这种 意识 和 结构 一旦 形成 , 又 反 过来 成为 群体 活动 的 框架 , 对 个人 成员 的 态度 和 行为 产生 制约 , 以 保障 群体 的 共同 性 。 因此 , 群体 传播 是 群体 生存 和 发展 的 一 条 基本 的 生命 线 。 群体 传播 在 群体 意识 的 形成 中 起 着 重要 的 作用 。 2 . 群体 压力 ( 武汉 理工 2007 研 ; 北 师 2003 研 ) SSS _ TEXT _ QUSTI 分值 : 4 . 5 答案 : 群体 压力 是 指 群体 中 的 多数 意见 对 成员 中 的 个人 意见 或 少数 意见 所 产生 的 压力 。 在 面临 群体 压力 的 情况 下 , 个人 和 少数 意见 一般 会 对 多数 意见 采取 服从 态度 。 “ 个人 服从 集体 、 少数 服从 多数 ” 是 群体 活动 的 一个 基本 原则 。 它 不仅 是 群体 保持 协调 统一 的 前提 , 也 是 人 的 社会 合作 性 的 体现 。 3 . 流言 ( 华农 2011 研 ; 南京 理工 2011 研 ; 人大 2004 研 ) SSS _ TEXT _ QUSTI 分值 : 4 . 5 答案 : 流言 是 一 种 信源 不明 、 无法 得到 确认 的 消息 或 言论 , 通常 发生 在 社会 环境 具有 较 高 的 不 确定 性 , 而 正规 的 传播 渠道 ( 如 大众 传媒 等 ) 不 畅通 或 功能 减弱 的 时期 。 流言 是 集合 行为 中 的 主要 的 信息 形式 。 流言 的 发生 有 两 个 特点 : 流言 通常 是 围绕 人们 比较 关心 的 问题 、 涉及 切身 利益 的 重要 问题 发生 的 ; 来自 正式 渠道 的 有 证据 的 信息 不足 、 状况 的 暖昧 性 增加 , 会 推动 人们 去 通过 流言 渠道 寻求 信息 。 4 . 奥尔波特 公式 《 电子 科技 大学 2011 研 ) SSS _ TEXT _ QUSTI 分值 : 4 . 5 答案 : 奥尔波特 公式 是 指 由 传播 学者 奥尔波特 提出 的 一个 著名 的 流言 流通 量 公式 , 他 认为 , 在 一个 社会 中 , 漉 言 的 流通 量 , 与 问题 的 重要 性 和 涉及 的 证据 暖昧 性 之 乘积 成 正比 , 即 : R = I × A ( 流言 流通 量 = 问题 的 重要 性 》 《 证据 的 暧昧 性 ) 。 这 个 公式 指出 了 流言 发生 的 两 个 特点 : 流言 通常 是 围绕 人们 关心 的 问题 、 涉及 切身 利益 的 重要 问题 发生 的 ; 来自 正式 渠道 的 有 证据 的 信息 ( 如 大众 传播 媒介 的 报道 、 权威 部门 的 信息 发布 等 )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2023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

PDF355.6KB 3
1/3
展开阅读剩余2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