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全文及翻译相关资料
30.9万次浏览
6.2万人收藏
屈原《离骚》全文及翻译

屈原《离骚》全文及翻译

离骚》节选【作者】屈原【朝代】先秦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阰。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姱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纕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偭。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忳侘。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
屈原《离骚》全文及翻译

屈原《离骚》全文及翻译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阰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注释】高阳:古帝颛顼(zhuān xū)的号。传说颛顼为高阳部落首领,因以为号。朕:吾。先秦之人无论上下尊卑,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以太岁运行的所在来纪年。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阰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译文: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啊,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太岁在寅那年,正当新正之月啊,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父亲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态啊,一开始就赐我美好的名字。为我取名叫正则啊,又取了字叫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阰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译文:我已经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上美好的容态。 我是古帝高阳氏子孙,我已去世父亲字伯庸。岁星在寅那年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父亲仔细揣测我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美名:父亲把我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字叫作灵均。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修养。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人物,岂止联系优秀和蕙。茝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离骚—屈原(全文和译文)

屈原离骚的全文翻译

屈原离骚的全文翻译

屈原《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全文共有373行。下面是《离骚》的全文翻译:我聆听着天地之声,感受着宇宙的灵魂。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苍茫,感受到了浩渺的气息。我看到了飞鸟翱翔,感受到了芳草的香味。我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江河,感受到了大地的脉搏。我看到了高山巍峨,感受到了山水的壮丽。我看到了白云飘动,感受到了天地的变幻。我看到了群星闪烁,感受到了星空的神秘。我看到了月光皎洁,感受到了夜空的宁静。我看到了日出东方,感受到了黎明的希望。我沉浸在壮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我游走在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我倾听着大地的声音,感受到了宇宙的韵律。然而,这是一首悲伤的歌曲,因为我失去了一切。我失去了我的国家,失去了我的家园。我失去了我的地位,失去了我的尊严。我被驱逐出宫廷,被迫离开我的亲人。我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被剥夺了一切权力。我被囚禁在黑暗的牢笼中,被剥夺了自由。我感觉到了孤独和

文言文离骚翻译全文-文言文离骚屈原翻译

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

《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是屈原的代表作,它的出现代表了“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诗题《离骚》的解释,历来不尽一致。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阰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x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注释】高阳:古帝颛顼(zhuān xū)的号。传说颛顼为高阳部落首领,因以为号。朕:我。先秦之人无论上下尊卑,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

离骚原文及其翻译

《离骚》原文及翻译

《离骚》原文及翻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

《离骚》屈原(附翻译)

屈原《离骚》(左为原文-右为翻译)家世生平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亲字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惟庚寅吾以降。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皇览揆余初度兮,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肇锡余以嘉名。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字余曰灵均。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又重之以修能。我不断加强自已的修养。扈江离与辟芷兮,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纫秋兰以为佩。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汩余若将不及兮,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恐年岁之不吾与。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朝陇之木兰兮,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夕揽洲之宿莽。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春与秋其代序。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惟草木之零落兮,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恐美人之迟暮。害怕君王逐渐衰老。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何不改乎此度?为何还不改
高中课文离骚原文及翻译

高中课文离骚原文及翻译

高中课文离骚原文及翻译离骚作者:屈原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
《离骚》的原文及翻译

《离骚》的原文及翻译

屈原离骚全文译文及赏析

1 / 9屈原《离骚》全文、译文及赏析《离骚经》原文帝 xx 之 xx 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 xx 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xx 余初度兮, xxxx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xx 离与 xx,纫 xx 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 xx 兮,夕揽洲之 xx。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xx。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xx 之所在。杂申椒与菌 xx,岂维纫夫蕙茝 ? 彼尧舜之 xx 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2 / 9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 xxxx而改路。 [1]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余既滋兰之九 xx,又树

屈原《离骚》及翻译

屈原《离骚》及翻译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

屈原《离骚》原文及对照翻译

屈原《离骚》原文及对照翻译离骚作者: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余

屈原《离骚》(附译文)

高中离骚原文及译文

高中离骚原文及译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我虽崇尚美德严于责已,却早晨进谏晚上就丢官。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佩戴惠草啊他们指责,爱好采集茝兰又来攻击。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情。那些庸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措施。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
《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

《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如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姱鞿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亦余心之所善兮,纕茝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偭竞周容以为度。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忳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
《离骚》原文及译文doc

《离骚》原文及译文doc

《离骚》原文及译文.doc离骚屈原背景: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本人也官至三闾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他崇尚“明君贤相”的政治格局,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楚王的支持让楚国重现“尧天舜日”的政治局面。但由于秦国的离间和小人的谗言(楚王宠姬郑袖和上官大夫靳尚),楚王愈来愈疏远屈原,甚至几度流放他。这时屈原的悲伤应该是极大的,但同时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在《离骚》之中,用香草和美人等意象分别象征自己的才能、抱负和楚王,希望借此感动楚王,和他一起为国家的中兴努力;并且借此抒发自己的悲愤。 司马迁曾写道:“屈平(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以上便是屈原写《离骚》的原因。 原文:离骚(一)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
离骚原文及翻译

离骚原文及翻译

《离骚》原文和翻译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
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

离骚高中原文及翻译

《离骚》原文、翻译和注释

第15课 离骚(节选)——屈原【原文】【翻译】帝高阳[1]之苗裔[2]兮,朕皇考[3]曰伯庸。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摄提[4]贞[5]于孟陬[6]兮,惟[7]庚寅[8]吾以降字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9]。皇览[10]揆[11]余初度[12]兮,肇[13]锡[14]我降生。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余以嘉名[15]:名[16]余曰正则兮,字[17]余曰的美名: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灵均。作灵均。纷[18]吾既有此内美[19]兮,又重[20]之以我已有很多内在的美好品质,又增加优秀的才修能[21]。扈[22]江离[23]与辟芷[24]兮,纫[25]能。我把江离白芷这些香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秋兰[26]以为佩[27]。汨[28]余若将不及兮,恐佩饰挂身旁。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年岁之不吾与[29]。朝搴[30]阰[31]之木兰[32]兮,夕揽[33]洲之宿莽[34]。日月忽[35]其不淹中摘取宿莽草。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春去秋来[36]兮,春与秋其代序[37]。
勾选下载
全部下载(21篇)
搜索
下载夸克,免费领特权
下载

屈原《离骚》全文及翻译

DOCX15.5KB 3
1/3
展开阅读剩余2页
复制